指主機板的硬碟介面,SATA是硬碟的一種介面方式,HDD是硬碟(HARD DISK)
硬碟有IDE、SATA兩種介面方式
硬碟介面是硬碟與主機系統間的連線部件,作用是在硬碟快取和主機記憶體之間傳輸資料。不同的硬碟介面決定著硬碟與計算機之間的連線速度,在整個系統中,硬碟介面的優劣直接影響著程式執行快慢和系統性能好壞。從家用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硬碟介面分為IDE、SATA兩種規格,不過他們各自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使用者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加以選擇。 IDE介面硬碟及主機板介面
IDE介面硬碟一般就是我們俗稱的並行規格的PATA硬碟,目前大多數臺式儲存系統採用的都是稱為Ultra-ATA的並行匯流排介面硬碟產品,這樣的規格技術是自80年代以來一直被應用在桌上型系統作為主流的內部儲存互連技術,由於運用領域十分廣泛時間又較長,所以成熟的技術帶來的是大規模整合製造的低成本和飛速發展的大容量。
由於長時間的沒有改變,在資料的傳輸上來看,這種IDE介面硬碟顯得有一些滯後,因為目前主流的PATA硬碟僅能支援ATA/100和ATA/133兩種資料傳輸規範,傳輸速率最高只能達到 每秒100或133MB,這僅可以滿足目前一般情況下的大容量硬碟資料傳輸。另外,這類硬碟所使用的80-pin資料線在機箱內部雜而亂,它會阻礙空氣在機箱裡的流動,從而影響到系統的散熱。雖然劣勢明顯,不過對於一些原來老使用者來說,由於原有的主機板平臺並不支援SATA介面,這種IDE介面的PATA大容量硬碟還是首選,還有一些使用者認為這型別的硬碟在技術上成熟、穩定,所以也選擇這型別的PATA硬碟。
由英特爾、戴爾、希捷、Maxtor以及APT等廠商所組成serialata.org,推出了就硬碟而言的新技術規格,Serial ATA,它為序列介面,在IDF Fall 2001大會上,希捷宣佈了Serial ATA 1.0標準,正式宣告了SATA規範的確立這也是硬體新近頒佈的一種的標準。
在技術特點來看,不得不承認PATA硬碟在安裝、傳輸速率及功耗、抗震、噪聲等多方面都要遜於SATA硬碟。因為SATA硬碟它具有更快的外部介面傳輸速度,資料校驗措施更為完善,SATA 1.0規範規定的標準傳輸率可以達到150MB/S,這樣可以充分發揮Serial ATA介面的效能優勢,因為ATA100的理論數值是100MB/s,即便是ATA133也最高為133MB/s。另外在安裝上首先SATA的連線線非常方便,而且SATA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支援熱插拔。序列SATA方式透過更好的資料校驗方式,訊號電壓低可以有效的減小各種干擾,從而大大提高資料傳輸的效率,而且新式的SATA硬碟連線線也更加有利機箱內部的散熱。
SATA並非只有優點,在缺點上也是顯而易見,由於SATA規格還不十分成熟,這種型別的硬碟對外頻要求要比並行規格硬碟高,如果使用者有超頻的情況這時一定要注意,因為它就會常常出現找不到硬碟或資料損壞的情況。目前支援SATA 2.0的硬碟也已經推出,相信不久SATA 3.0也會出現在市場中,但並非標準越高就越好,就目前而言這種SATA2.0規範的硬碟主要還是針對伺服器和網路儲存應用,如普通消費者選擇SATA 1.0規範的硬碟產品足以
指主機板的硬碟介面,SATA是硬碟的一種介面方式,HDD是硬碟(HARD DISK)
硬碟有IDE、SATA兩種介面方式
硬碟介面是硬碟與主機系統間的連線部件,作用是在硬碟快取和主機記憶體之間傳輸資料。不同的硬碟介面決定著硬碟與計算機之間的連線速度,在整個系統中,硬碟介面的優劣直接影響著程式執行快慢和系統性能好壞。從家用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硬碟介面分為IDE、SATA兩種規格,不過他們各自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使用者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加以選擇。 IDE介面硬碟及主機板介面
IDE介面硬碟一般就是我們俗稱的並行規格的PATA硬碟,目前大多數臺式儲存系統採用的都是稱為Ultra-ATA的並行匯流排介面硬碟產品,這樣的規格技術是自80年代以來一直被應用在桌上型系統作為主流的內部儲存互連技術,由於運用領域十分廣泛時間又較長,所以成熟的技術帶來的是大規模整合製造的低成本和飛速發展的大容量。
由於長時間的沒有改變,在資料的傳輸上來看,這種IDE介面硬碟顯得有一些滯後,因為目前主流的PATA硬碟僅能支援ATA/100和ATA/133兩種資料傳輸規範,傳輸速率最高只能達到 每秒100或133MB,這僅可以滿足目前一般情況下的大容量硬碟資料傳輸。另外,這類硬碟所使用的80-pin資料線在機箱內部雜而亂,它會阻礙空氣在機箱裡的流動,從而影響到系統的散熱。雖然劣勢明顯,不過對於一些原來老使用者來說,由於原有的主機板平臺並不支援SATA介面,這種IDE介面的PATA大容量硬碟還是首選,還有一些使用者認為這型別的硬碟在技術上成熟、穩定,所以也選擇這型別的PATA硬碟。
由英特爾、戴爾、希捷、Maxtor以及APT等廠商所組成serialata.org,推出了就硬碟而言的新技術規格,Serial ATA,它為序列介面,在IDF Fall 2001大會上,希捷宣佈了Serial ATA 1.0標準,正式宣告了SATA規範的確立這也是硬體新近頒佈的一種的標準。
在技術特點來看,不得不承認PATA硬碟在安裝、傳輸速率及功耗、抗震、噪聲等多方面都要遜於SATA硬碟。因為SATA硬碟它具有更快的外部介面傳輸速度,資料校驗措施更為完善,SATA 1.0規範規定的標準傳輸率可以達到150MB/S,這樣可以充分發揮Serial ATA介面的效能優勢,因為ATA100的理論數值是100MB/s,即便是ATA133也最高為133MB/s。另外在安裝上首先SATA的連線線非常方便,而且SATA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支援熱插拔。序列SATA方式透過更好的資料校驗方式,訊號電壓低可以有效的減小各種干擾,從而大大提高資料傳輸的效率,而且新式的SATA硬碟連線線也更加有利機箱內部的散熱。
SATA並非只有優點,在缺點上也是顯而易見,由於SATA規格還不十分成熟,這種型別的硬碟對外頻要求要比並行規格硬碟高,如果使用者有超頻的情況這時一定要注意,因為它就會常常出現找不到硬碟或資料損壞的情況。目前支援SATA 2.0的硬碟也已經推出,相信不久SATA 3.0也會出現在市場中,但並非標準越高就越好,就目前而言這種SATA2.0規範的硬碟主要還是針對伺服器和網路儲存應用,如普通消費者選擇SATA 1.0規範的硬碟產品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