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文化人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賞析:這首詞是蘇軾婉約詞中的經典之作。詞家一-向以詠物為難,張炎《詞源》曰:“詩難於詠物,詞為尤難。

    體認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

    蘇軾卻舉重若輕,不僅寫出了楊花的形、神,而且採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詠物與寫人巧妙地結合起來;將物性與人情毫無痕跡地融在一起, 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兩不能別”。

    全詞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反映了蘇詞婉約的-面。此詞- -出,讚譽不絕,名聲很快超過章的原作,成為詠物詞史上“壓倒古今”的名作。

    大凡詩詞,“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隨之。”

    因此,只做到形神兼備還不夠,必須做到“有境界”。觀章質夫的“原唱”,雖然描寫細膩生動、氣質神韻不凡、“瀟灑喜人”,但終歸是“織繡功夫”,“喜人”並不感人,因而較之“和詞”在“境界”上就大為遜色。

    蘇東坡的“和詞”“先乎情”,“以性靈語詠物,以沉著之筆達出”,不僅寫了楊花的形、神,而且寫景“言情”,在楊花裡傾注了自己的深摯情感,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達到了高超的藝術境界,從而獲得了永恆的藝術生命。

  • 2 # 孩兒他爸

    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雲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豔歌餘響,繞雲縈水.念故人老大,風流未減,獨回首、煙波裡.小船在春江上飄蕩,像要把春江的水截斷,我躺在船裡,夢中看那翠壁紅樓在岸邊聳起.雲間笑語不斷,朋友在那會客呢,美人影影綽綽也像半醉的樣子.樂聲哀怨,歌聲傳的很遠,餘音嫋嫋.我想,朋友啊,你都那麼大年齡了,還風流不減啊.突然夢醒,回頭想想,我還在春江水面上呢. 賞析 蘇東坡貶謫黃州時,其好友章質夫曾寫《水龍吟》一首,內容是詠楊花的.因為該詞寫的形神兼備、筆觸細膩、輕靈生動,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因而受到當時文人的推崇讚譽,盛傳一時.蘇東坡也很喜歡章質夫的《水龍吟》,並和了這首《水龍吟 .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寄給章質夫,還特意告訴他不要給別人看.章質夫慧眼識珠,讚賞不已,也顧不得蘇東坡的特意相告,趕快送給他人欣賞,才使得這首千古絕唱得以傳世. 這首詞的上闋主要寫楊花的飄忽不定的際遇和不即不離的神態.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開頭一韻,非同反響,道出了楊花的性質和際遇.“似花還似非花”:楊花即柳絮.看著柳絮像花又畢竟不是花.藝術手法上顯得很“抽象”,但仔細品味琢磨,這“抽象”超出了具體形象,一語道出了柳絮的性質.這一句與歐陽修的“環滁皆山也”可謂異曲同工.一般來講,藝術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而蘇東坡卻“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獨運,以“抽象”寫出了非同反響的藝術效果.因此,在藝術描寫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也無人惜從教墜”,則言其際遇之苦,沒有人憐惜這像花又畢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墜落,隨風而去.“無人惜”是詩人言其飄零無著、不被人愛憐的際遇,也正說明了唯獨詩人惜之.一個“惜”字,實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in10系統怎麼開啟sfc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