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雅正

    這種題目,答起來挺費神,畢竟作者王洋和“子楚”都不是著名人物。答主查一番閱資料後,勉強作下解答。

    由於詩歌作者與所和“子楚”的身份,對理解這首詩歌並不是特別重要。答主先解答下該詩的內涵,然後再簡介下兩人生平與關係。

    王洋所和的兩首詩,現已不存。題主描述中所列之詩,乃《和子楚二首》之二。第一首內容為:“黃粱未熟任推移,堪笑年年一局棋。說與山中老居士,從今櫻筍歲相期。”第二首延續第一首而來。下面逐句解說第二首詩。

    “我知黃卷能遮眼,豈識紅襦解對棋”,意思是說,我知道(閱讀)佛經會讓人顯得很有格調,沒想到(居士您身邊的)那位美人竟然會下棋。

    “黃卷”,黃色的書卷,佛教和道教寫書常用黃紙,後來便以“黃卷”借指佛教或道經的經典。而第一首詩歌中有“說與山中老居士”之語,則此黃卷當指佛經。

    “遮眼”,本指遮人眼目,裝模作樣。詩歌中,顯然並無貶義,當指閱讀佛教讓人顯得很有格調。“紅襦”,紅色的短衣短襖,借指美人。“對棋”,相對下棋。

    (《全宋詩》第30冊,收有王洋的詩歌)

    “且要此心無墨白,憐渠勝負自相期”,意為只要“我”心中沒有黑白敵我(不在乎輸贏),可憐“她”還希望自己能掙個勝負高下。“且要”,即只要。“墨白”,黑白,指黑子白子,即棋子。

    此詩的大意是,很意外那位紅衣女子,不但愛讀佛經,還會下棋。見此高人,只要自己不把輸贏放在心上,(就算是贏了)同情還在為勝負輸贏絞盡腦汁的她。這樣的意思,可能讓人有點意外,為何“自己”不計較輸贏,就開始同情或者說就覺得仍在追求勝負的“她”很可愛呢?這是因為作者意在境界和佛學修養上勝過對方了。佛教推崇不執著,不計較輸贏,而這位讀佛教的紅衣妹子,還在在乎輸贏,那就是佛法沒有學透徹,佛學修為不夠高了。而這種不成熟,卻顯得有些可愛了。當然,詩中的“我”,可能指“子楚”。作為子楚友人,王洋以子楚的口吻寫作了這兩詩。

    答主是這樣理解這首詩的,可能不太準確,還望行家多多指正。再簡單介紹下兩人的生平:

    子楚是何人?

    子楚,名何薳(1077~1145),字子楚,一字子遠,晚號韓青老農,福建浦城人。父親是何去非。宋高宗紹興十五年(1145)逝世,享年69歲。何薳有筆記《春渚紀聞》。他的生平事蹟,見王洋所作《隱士何君墓誌銘》、清代嘉慶《浦城縣誌》卷二三本傳。《全宋詩》收錄其詩2首。

    王洋與何薳關係應該是很鐵了,一般情況下,一個人過世後,常請其生前交情極好的人幫作墓誌銘。這點可從墓誌銘的內容得到證明。

    王洋生平

    王洋(1087?—1154?),字元渤,原籍東牟(今山東蓬萊),僑居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市淮安區)。王資深子。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高宗紹興初詔試館職,歷秘書省正字、校書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誥。十年(1140)以權發遣吉州換邵武軍。後被人誣告,以直徽猷閣出知饒州。寓居信州(今江西上饒),自號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二十三年(1153),以直徽猷閣主管台州崇道觀,卒。王洋善作詩文,寫詩很用心,文章以溫雅見長。曾與葉夢得討論杜詩。有《東牟集》傳世。《全宋詩》收其詩歌717首。

    延邊大學碩士生金鑫的學位論文研究王洋及其詩歌,題作《王洋與〈東牟集〉詩歌研究》,可資參考。

    更多文史解答,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崑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別說亭林公園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