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孔子、屈原、李世民、李白、蘇軾、李清照、鄭板橋、魯迅、朱德、陳毅、張學良等眾多的文人墨客詠蘭、畫蘭、寫蘭、詩蘭,蘭花已成為人們用來修身養性、寄情寓志、標明心跡、鑄塑人格的象徵,昇華為意蘊深遠的蘭文化。
1、愛國詩人屈原不僅種蘭,身佩蘭花,而且以蘭蕙高潔自比。他在《離騷》中就多次寫到蘭花:“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餘”、“秋蘭兮青表,綠葉兮紫莖”、“餘既滋蘭之九豌兮,又樹蕙之百畝”。這些名句被廣泛傳播,使“蘭”這個詞成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稱,並由此使“蘭”離開了它本身的植物性成為一種色彩絢爛的文化符號。
2、東晉詩人陶淵明喜愛蘭花,他棄官歸裡,採菊養蘭,寫有詠蘭詩:“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消風脫然至,見別蕭艾叢”。
3、唐代詩人王維養蘭成癖,並且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汗漫錄》說:“王維以黃磁鬥貯蘭蕙,養以綺石,累年彌盛”。開創了瓷盆養蘭先例。
4、唐代詩人杜牧喜愛蘭花,相傳他花不少銀兩養植蘭花,建有相當規模的蘭圃,在當時寫了不少詠蘭佳作,蘇轍《次韻答人幽蘭》詩云:“蘭花耿耿意羞春,紉佩何人香滿身。一寸芳心須自保,長松百尺有為新”,詠蘭詩中寄託自己的理想。
5、宋代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擅於盆栽蘭花,發明沙石養蘭法,他說:“蘭蕙叢出,蒔以沙石則茂,沃以湯茗則芳”。他的《幽芳亭》首先對蘭蕙作了分類:“一干一花,香有餘者;一干五七花,香不足者蕙”他所稱的"蕙"也為當代植物界所採用。
6、宋代哲學家、詩人朱熹酷愛蘭花,他寫過不少詠蘭詩,其《秋蘭》詩去:“秋蘭遞初馥,芳意滿沖襟。想子空齋裡,淒涼楚客心”,又在《蘭》詩中詠道:“漫種秋蘭四五莖,疏簾底事太關情。可能不作涼風計,護得幽香到晚清”。他長期養蘭對蘭花很有研究,他在《楚辭辨證》中說:“大抵古之所謂香草,必其花葉皆香而燥溼不變,故可刈而為佩。若今之所謂蘭蕙,則其花香,而葉乃無氣;其氣雖美,而質弱易萎,皆非可刈而佩者也”,並作詩日:“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作為不諳植物的文人,能得出這樣結論,的確難能可貴。
7、唐末八大家中的“二蘇”也是蘭花愛好者,兄弟詩:“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淒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借詠蘭讚頌鄭思肖堅貞不屈精神。近代大畫家吳昌碩在一幅蘭花畫中也題有一首讚揚鄭思肖的詩:“怪石與叢棘,留之伴香祖。可嘆所南翁,畫蘭不畫土”。
8、清代詩人,書畫家鄭板橋是歷史上有名的蘭痴,“自謂平生惟蘭與竹為吾友也”。他在《種蘭》一文說:“餘種蘭數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歸之色。因移植於太湖石、黃石之間,山水之陰,石之縫,既已避日,又就燥,對吾堂亦各有本性。贈以詩日:‘蘭草本是山中草,還向山中種此花。塵世紛紛植盆盎,不如留與伴煙霞’。又云:‘山中蘭草亂如蓬,葉暖花酣氣候濃。出谷送香非不遠,哪能送到俗塵中?此假山耳,尚如此,況真山乎!餘畫此幅,花皆出葉上,極肥而勁,蓋山中之蘭,非盆中之蘭也“,鄭板橋:”七十三歲人,五十年畫蘭,任他雷雨風,終久不凋殘“,他的題蘭花詩有七八首,蘭畫也應有這麼多,完全可以出一本《板橋蘭集》。他畫蘭瀟灑清勁,名噪一時。他的詠蘭詩也膾炙人口,如”深山絕壁見幽蘭,竹影蕭蕭幾片寒。一頂烏紗早須脫,好來高枕臥其間“。鄭板橋晚年辭官回鄉,還養了幾盆蘭花。有天夜裡上床未入眠,卻來了一個小偷人,他想了一計退小偷,便吟詩道:“細雨濛濛夜沉沉,樑上君子進我門。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小偷聽見,知道暗示自己,趕緊出門想越牆溜走,這時屋裡的鄭板橋又說:“越牆莫損蘭花盆”,小偷於是小心避開逃走。
古往今來孔子、屈原、李世民、李白、蘇軾、李清照、鄭板橋、魯迅、朱德、陳毅、張學良等眾多的文人墨客詠蘭、畫蘭、寫蘭、詩蘭,蘭花已成為人們用來修身養性、寄情寓志、標明心跡、鑄塑人格的象徵,昇華為意蘊深遠的蘭文化。
1、愛國詩人屈原不僅種蘭,身佩蘭花,而且以蘭蕙高潔自比。他在《離騷》中就多次寫到蘭花:“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餘”、“秋蘭兮青表,綠葉兮紫莖”、“餘既滋蘭之九豌兮,又樹蕙之百畝”。這些名句被廣泛傳播,使“蘭”這個詞成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稱,並由此使“蘭”離開了它本身的植物性成為一種色彩絢爛的文化符號。
2、東晉詩人陶淵明喜愛蘭花,他棄官歸裡,採菊養蘭,寫有詠蘭詩:“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消風脫然至,見別蕭艾叢”。
3、唐代詩人王維養蘭成癖,並且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汗漫錄》說:“王維以黃磁鬥貯蘭蕙,養以綺石,累年彌盛”。開創了瓷盆養蘭先例。
4、唐代詩人杜牧喜愛蘭花,相傳他花不少銀兩養植蘭花,建有相當規模的蘭圃,在當時寫了不少詠蘭佳作,蘇轍《次韻答人幽蘭》詩云:“蘭花耿耿意羞春,紉佩何人香滿身。一寸芳心須自保,長松百尺有為新”,詠蘭詩中寄託自己的理想。
5、宋代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擅於盆栽蘭花,發明沙石養蘭法,他說:“蘭蕙叢出,蒔以沙石則茂,沃以湯茗則芳”。他的《幽芳亭》首先對蘭蕙作了分類:“一干一花,香有餘者;一干五七花,香不足者蕙”他所稱的"蕙"也為當代植物界所採用。
6、宋代哲學家、詩人朱熹酷愛蘭花,他寫過不少詠蘭詩,其《秋蘭》詩去:“秋蘭遞初馥,芳意滿沖襟。想子空齋裡,淒涼楚客心”,又在《蘭》詩中詠道:“漫種秋蘭四五莖,疏簾底事太關情。可能不作涼風計,護得幽香到晚清”。他長期養蘭對蘭花很有研究,他在《楚辭辨證》中說:“大抵古之所謂香草,必其花葉皆香而燥溼不變,故可刈而為佩。若今之所謂蘭蕙,則其花香,而葉乃無氣;其氣雖美,而質弱易萎,皆非可刈而佩者也”,並作詩日:“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作為不諳植物的文人,能得出這樣結論,的確難能可貴。
7、唐末八大家中的“二蘇”也是蘭花愛好者,兄弟詩:“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淒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借詠蘭讚頌鄭思肖堅貞不屈精神。近代大畫家吳昌碩在一幅蘭花畫中也題有一首讚揚鄭思肖的詩:“怪石與叢棘,留之伴香祖。可嘆所南翁,畫蘭不畫土”。
8、清代詩人,書畫家鄭板橋是歷史上有名的蘭痴,“自謂平生惟蘭與竹為吾友也”。他在《種蘭》一文說:“餘種蘭數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歸之色。因移植於太湖石、黃石之間,山水之陰,石之縫,既已避日,又就燥,對吾堂亦各有本性。贈以詩日:‘蘭草本是山中草,還向山中種此花。塵世紛紛植盆盎,不如留與伴煙霞’。又云:‘山中蘭草亂如蓬,葉暖花酣氣候濃。出谷送香非不遠,哪能送到俗塵中?此假山耳,尚如此,況真山乎!餘畫此幅,花皆出葉上,極肥而勁,蓋山中之蘭,非盆中之蘭也“,鄭板橋:”七十三歲人,五十年畫蘭,任他雷雨風,終久不凋殘“,他的題蘭花詩有七八首,蘭畫也應有這麼多,完全可以出一本《板橋蘭集》。他畫蘭瀟灑清勁,名噪一時。他的詠蘭詩也膾炙人口,如”深山絕壁見幽蘭,竹影蕭蕭幾片寒。一頂烏紗早須脫,好來高枕臥其間“。鄭板橋晚年辭官回鄉,還養了幾盆蘭花。有天夜裡上床未入眠,卻來了一個小偷人,他想了一計退小偷,便吟詩道:“細雨濛濛夜沉沉,樑上君子進我門。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小偷聽見,知道暗示自己,趕緊出門想越牆溜走,這時屋裡的鄭板橋又說:“越牆莫損蘭花盆”,小偷於是小心避開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