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底月丶
-
2 # 悅讀會
看這兩本書主要講的是什麼,就很好理解了。
《水滸傳》很多人說講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劫富濟窮的充滿正義的故事,但事實上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其實裡面哪有什麼好漢,都是一些殺不眨眼的嗜血狂魔。李逵為了救宋江,從法場一路殺到江邊,整條街上是血流成河,而這些血都是一些無辜百姓的血。
為拉秦明上梁山入夥,宋江叫人屠殺了一村子的人,還害得秦明一家全部被殺。
所以《水滸傳》可不是講什麼正義,講什麼兄弟情深,它講的是一部成人內心的黑暗,為了自己身利益,可以犧牲一切。
那這樣的書讓一些價值觀還沒有定型的青年少去看,他們很難分辨好壞,他們會認為,自己不爽了用拳頭解決就好了,再不行幹掉對方就行了。這讓我想起以前十分流行的《古惑仔》系列電影。那成年人去看,他們會覺得電影講得是人在江湖有多不易,有很多無奈。可是青少年看完可能他們就會覺得,做人要講義氣,為兄弟命都可以不要。所以這電影播出後,街頭多了很多像鄭伊健這樣打扮的小青年,他們常常為了所謂的哥們義氣逃課打架。
所以《水滸傳》少年還是不宜看的。
而《三國演義》這本書如果年少的人去看,看到是各諸侯為爭奪天下運籌帷幄,大智慧的的故事,但如年老的人去看,可能看到的是種深深的絕望,哪怕你強如曹操,如哪怕你像劉備一樣擁有再多的人才,哪怕你智慧如諸葛亮,可老天總會跟你玩笑,最後讓你一敗塗地,一切努力付之東流。
老年人去看這些,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嘛。所以還是少看為妙。
-
3 # 宋建華8026
先說水滸,接觸水滸是從小時候看電視劇開始的,看到醉打蔣門神和血濺鴛鴦樓的時候,心裡是充滿恐懼的。那種打打殺殺鮮血四濺及人頭落地的畫面讓人不忍看。心裡還一直以為古時候人當大俠就可以隨便殺人,總會有江湖好漢相救,也不用承擔責任。稍大點讀原著,讀到宋江怒殺閻婆媳,發現梁山好漢每個人都是血債累累,但都沒被抓。到最後宋江死前還要拉上李逵。覺得完全沒有人尊重生命。所以俗話講"少不讀水滸"是有道理的,另外,年少的時候最好不要看水滸,是因為在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候吸收了血腥黑暗的那一面,在易衝動的年紀效仿好漢出手,逞英雄,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老不讀三國"是古人認為年紀大了,功成名就,便可怡養天年,不再爭名奪利了。而《三國演義》中太多的謀略智巧,更適合青少年學習,更有日本人將其奉為經商寶典,運用於商業中。而老人顯然不易動太多智謀,所謂老不死心,既不利於自己的健康和養生,也會影響年輕人發展。所以,老了就不要讀此類費腦筋的書了。
-
4 # 天神下飯丶
簡單理解,老不看三國是說人隨著年齡增長閱歷本身就不斷增加,還看三國的話就更老謀深算或者說更會算計別人;少不看水滸是因為水滸裡頭更多的是好漢之間一招一式的打鬥,本來就年少輕狂還看水滸傳就可能更喜歡打架鬧事了。
回覆列表
說下個人理解吧。
少不看水滸,因為水滸本身就是一群人被壓迫被欺凌而奮起反抗,表現的是一種叛逆精神,其實叛逆本沒有什麼不好,但因為年輕人鋒芒畢露已經足夠逆判所以需要的應該的內斂收心,不讓看水滸的原因自然也是為了不助長少年桀驁心氣。
老不看三國,人到暮年,想的最多就是未來就是餘生就是結局,而三國呢,仔細想想原來有些可笑,機關算盡,群雄逐鹿,最後一統天下的確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司馬炎。
人生多少輝煌和遺憾,但有一種遺憾讓你無法直視,那是結局的不幸,華人愛中庸愛和平愛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歷史不是啊,歷史他就在哪裡工工整整的擺著,你越去細讀越是感受其中的荒涼。
還有一個就是,三國都有一個相似的過程結局,祖先父輩辛辛苦苦打下江山,到了子孫後輩手裡就被糟蹋蹦到,這種故事叫老人怎麼接受?
總結一句,少不看水滸,是為了怕你學壞,老不看三國,是為了怕你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