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4
回覆列表
  • 1 # 事了了

    作為一個內容運營人員,應該做什麼,應該考慮什麼,應該怎麼做,是很多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越繁雜越難以歸納的東西,越需要建立整體的框架,才能更好的理解,不然就是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見下圖:

    上圖可以理解為做內容型產品的運營整體框架思維。總的來說,所有內容型的產品有三個核心要素,生產者、資訊載體、消費者。

    一個標準的內容消費路徑為生產者——資訊載體——使用者消費——反饋(部分透過載體)——生產者。如此迴圈,形成一個內容生態系統。

    在生產者環節,運營人員需要考慮的是目標群體定位(以幫助內容定位,用網際網路的術語來說,就是找到自己的調性),內容如何生產(建立生產體系,是PGC還是UGC,應該如何找生產者等)內容的標準是什麼。這三點考慮清楚並付諸實施後,那麼初期的內容就隨之產生。

    在內容生產出來之後(一般都應提前規劃好),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選擇什麼載體?有的載體可能是產品本身,但是比如自媒體,就需要考慮在哪個平臺進行釋出;如何呈現、組織、維護,是透過圖片,文字或者語音影片,他們的比例是怎麼樣的,包括內容更新時間頻率,內容多了以後怎麼組織分類,平時的內容該如何維護,使用者的反饋該如何反應,都是這一階段需要考慮的。

    內容在載體上出現之後,需要考慮的問題如何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就涉及推廣的事宜,如何讓使用者積極參與進來,如果是UGC產品,那麼這點就非常重要,以及如何調動使用者的積極性,讓使用者自動的傳播內容。

    到這裡,從生產者到消費者,資訊的傳達算是完成了,但對於運營人員來說,並沒有結束,因為還有使用者反饋,網際網路運營的很大價值在於跟使用者走的最近,推進產品迭代完善。在使用者消費內容後,使用者會做出反應,會發出他們的聲音,其一是使用者本身消費行為所帶來的聲音,比如說閱讀數,點贊數,轉發數,其二是使用者表達出來的聲音,比如留言等。

    此時,運營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去搜集整理使用者的聲音,之後再分析資料,以幫助、協調生產者生產更合適的內容。這樣,一個內容就完成了它整個生命週期。至於如何分析使用者的聲音,暫時能想到的幾個詞是:分類,甄別,測試。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以上所有涉及的內容,都是為內容生態系統服務的,不能分開來看,內容運營的最高境界就是達到這種生態系統的健康迴圈。

  • 2 # 五星電競

    做內容,現在一直在說垂直,有的人不太瞭解垂直領域。其實很簡單,就是專一做一件事。我們現在做遊戲,其他的內容,我不去分析和研究,一直盯著遊戲這個行,專注做內容。我現在基礎還不是太好,我就一直做圖片。等有一定的基礎和粉絲,自己再去做影片領域。總之一句話,只做遊戲一行。

  • 3 # 姑婆那些事兒

    初次知道有運營這種職業的存在,應該是一個在拼多多做產品的同學引導的,然後我就入了運營這麼個大坑。一開始是一頭霧水,一直以為運營是個工作,結果當我去嘗試投簡歷找工作的時候人家問:

    “你想做啥”

    “運營啊”

    “我知道是運營,我是問你想做啥運營”

    “蛤?Excuse me?”

    然後才知道運營也分很多種,比如內容運營、產品運營、社群運營、資料運營、活動運營......等等等等。

    個人把內容運營理解為透過撰寫,編輯內容,引導使用者持續訪問,拉動使用者傳播內容,進而轉化使用者,達到購買產品的一系列與內容相關的行為。

    內容運營目的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為:留存和轉化。

    我之前看過很多關於內容的文章和帖子,大多寫的都比較深層次,用的術語和論述方式都讓人理解起來比較吃力,說的也比較透。

    不論是內容運營,社群運營,還是產品運營,其終極目的還是為了留存和轉化,所採取的運營方式只是為了終極目的而使用的手段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苦惱心慌氣短憋氣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