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遺蹟
古海遺蹟位於新塘口岸碼頭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是古代海陸變遷所形成的一座巖洞,為增城新八景之一,名為“古海遺蹤”。該地區在古代是海灘地帶,幾經滄桑,形成沖積平原,原海中島嶼(今海蝕洞所在的小山丘)上的岩石留下許多被海浪衝刷的痕跡,其中一處岩石被沖刷成古海遺蹟一個隧洞,學名為“海蝕洞”(當地人稱“石巷”)。該洞長20米,闊與高約為2.5米,可容納百多人,洞頂有狹長的裂縫。與海蝕洞洞門連線的是一隅比洞口更高更大的石巖,巖下有石臺建一寺廟,名“倚巖寺”(又稱“天后宮”)。
寧遠樓
廣州地區惟一的水碉樓,可以稱在廣州地區目前所發現的碉樓中是建築最為奇特和堅固的,因為碉樓是鋼鐵混凝土結構,建築風格是中西結合。寧遠樓四周都是水,四樓的廁所排汙可直接排到水面寧遠樓遠遠望去,碉樓共有4層,可是2層以上的牆外部多加了建築呈倒錐形,當走近碉樓時,發現全部是青磚的建築立於四周深約5米深的環形水池中,水池的寬度約4米左右,樓高21米,寬5.2米.,碉樓的西邊有一座鐵吊橋搭於水池之上,這是惟一能進碉堡的通道,碉樓每層樓角都有此圓孔,是用於指揮碉樓各層的人進行喊話和指揮作戰,站在吊橋上,發現碉樓一樓外面的牆壁上有匾牌,上面寫著“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寧遠樓2002年7月公佈廣州市人民政府”等字樣。
松皋黃公祠
瓜嶺村的總祠堂叫松皋黃公祠,下有六座房祠、分別名為羅峰黃公祠、愛閒黃公祠、壯逸黃公祠、聖匡黃公祠、四房黃公祠和名國黃公祠,黃公祠和“近洲私塾”座北朝南一字排列,南有曾經清輝可挹的瓜洲小河,東西北設三個門樓,更有“寧遠”和“棠蔭”兩座鋼筋水泥澆築的炮樓並聳於村落的西南和東北角,還有期翼文教昌明的魁星樓和護佑瀕水民生的北帝廟。
古海遺蹟
古海遺蹟位於新塘口岸碼頭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是古代海陸變遷所形成的一座巖洞,為增城新八景之一,名為“古海遺蹤”。該地區在古代是海灘地帶,幾經滄桑,形成沖積平原,原海中島嶼(今海蝕洞所在的小山丘)上的岩石留下許多被海浪衝刷的痕跡,其中一處岩石被沖刷成古海遺蹟一個隧洞,學名為“海蝕洞”(當地人稱“石巷”)。該洞長20米,闊與高約為2.5米,可容納百多人,洞頂有狹長的裂縫。與海蝕洞洞門連線的是一隅比洞口更高更大的石巖,巖下有石臺建一寺廟,名“倚巖寺”(又稱“天后宮”)。
寧遠樓
廣州地區惟一的水碉樓,可以稱在廣州地區目前所發現的碉樓中是建築最為奇特和堅固的,因為碉樓是鋼鐵混凝土結構,建築風格是中西結合。寧遠樓四周都是水,四樓的廁所排汙可直接排到水面寧遠樓遠遠望去,碉樓共有4層,可是2層以上的牆外部多加了建築呈倒錐形,當走近碉樓時,發現全部是青磚的建築立於四周深約5米深的環形水池中,水池的寬度約4米左右,樓高21米,寬5.2米.,碉樓的西邊有一座鐵吊橋搭於水池之上,這是惟一能進碉堡的通道,碉樓每層樓角都有此圓孔,是用於指揮碉樓各層的人進行喊話和指揮作戰,站在吊橋上,發現碉樓一樓外面的牆壁上有匾牌,上面寫著“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寧遠樓2002年7月公佈廣州市人民政府”等字樣。
松皋黃公祠
瓜嶺村的總祠堂叫松皋黃公祠,下有六座房祠、分別名為羅峰黃公祠、愛閒黃公祠、壯逸黃公祠、聖匡黃公祠、四房黃公祠和名國黃公祠,黃公祠和“近洲私塾”座北朝南一字排列,南有曾經清輝可挹的瓜洲小河,東西北設三個門樓,更有“寧遠”和“棠蔭”兩座鋼筋水泥澆築的炮樓並聳於村落的西南和東北角,還有期翼文教昌明的魁星樓和護佑瀕水民生的北帝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