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格利克曼與時俱進我

      1、“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首詩出自唐.張志和的《漁歌子》。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 然的情懷。  2、附原文: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註釋】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鷺:一種水鳥。  3、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葉編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編製成的雨衣。  譯文  西塞山前群群白鷺高飛,  桃花盛開水中鱖魚肥美。  青色的斗笠,綠色的蓑衣,  在斜細雨中流連不歸。  【賞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閒適的象徵,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閒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裡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  3、作者簡介:  張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後有感於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唐肅宗曾賜給他奴、婢各一,稱“漁童”和“樵青”,張志和遂偕婢隱居於太湖流域的東西苕溪與霅溪一帶,扁舟垂綸,浮三江,泛五湖,漁樵為樂。  唐大曆九年(774年),張志和應時湖州刺史顏真卿的邀請,前往湖州拜會顏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顏真卿等東遊平望驛時,不慎在平望鶯脰湖落水身亡。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萬字,《大易》十五卷,有《漁夫詞》五首、詩七首傳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助聽器什麼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