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有個電視劇,不過不算很火,叫《喋血孤城》,呂良偉主演,背景是抗戰時期國軍抵抗日軍的常德會戰中,餘程萬率國軍五十七師約八千人防守常德,以少敵多,死守待援,但最後國軍外圍增援部隊掉了鏈子,餘程萬被迫棄城出逃,整個五十七師幾乎傷亡殆盡。
常德會戰時,按照戰前的部署,五十一師周志道部守桃源,五十八師張靈甫部在慈利石門一帶,這是第一道防線,五十七師守常德,實際上是第二道防線。七十四軍是當時國軍和日軍都認為戰鬥力最強的一個國軍部隊,放在湘西,就是為了掩護西南的安全。
按照當時國軍的作戰計劃,如果日軍從湘西向常德進攻,那麼五十一師和五十八師在第一線逐次抵抗日軍後即向常德外圍撤退,然後由五十七師在常德死守,等待日軍攻勢頓挫,而國軍外圍增援部隊到達,就可以以第三次長沙會戰時的戰法,從外線對日軍構成包圍,加以聚殲。這也是國軍當時比較常用的戰法。
但日軍對國軍這套戰法也比較熟悉,所以日軍經常會在正面進攻的同時,或者從左翼,或者從右翼迂迴包圍國軍,由此與國軍進行爭奪外線的競賽。但如果日軍以優勢兵力強攻,國軍來不及轉入外線就被擊潰向後撤退,國軍的戰法就被破了。尤其是第三次長沙會戰吃了虧之後,日軍吸取教訓,在進攻時就不再輕易放棄外線了。
所以,在常德會戰中,日軍開始攻擊後,迅速擊退了五十一師和五十八師,王耀武也確認率這兩個師撤退到了常德外圍,但是卻未能有效支援常德的餘程萬。為什麼呢?因為這時候湘西屬於第六戰區,在這一帶的部隊不多了,除了七十四軍,就只有二十九集團軍,但很快就被日軍擊潰了,因此只能等著第九戰區薛嶽派兵增援。
但這時候薛嶽對日軍的意圖摸不清,總認為日軍是聲西擊東,湘西只是佯攻,戰役重點目標仍然在長沙方向。所以,薛嶽並沒有第一時間就派第九戰區部隊增援常德方向,一直到日軍已經突破國軍第一線部隊,到達常德開始攻擊,薛嶽才確定日軍的目標就是常德,才開始調派部隊向常德增援。
薛嶽派過去增援的部隊就是之前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大顯身手的第十軍,加上暫編五十四師饒少偉部。第十軍本來在湘南衡陽衡山一帶休整補充,接到命令後馬上選擇行軍路線。因為軍情緊急,所以薛嶽給第十軍規定的時間比較緊張,第十軍方先覺考慮之後,選擇了一個比較近的路線,但是因為要翻山越嶺,所以第十軍到達常德外圍時,時間是趕上了,但是來不及注意,也來不及偵察敵情,就奉命向指定的防區前進。
這時候薛嶽命令暫編五十四師和第十軍的一九零師由他直接指揮,方先覺只能指揮第三師和預備第十師向德山前進。但是預備第十師的行蹤被日軍飛機偵察發現,師長孫明瑾未加註意,也未調整行軍路線,導致部隊在前進中突然遭到日軍伏擊,部隊死傷慘重,孫明瑾本人也在撤退時被日軍飛機掃射擊中,當場身亡。
第三師也是在行軍中與日軍遭遇,周慶祥立刻自己扔下部隊逃跑,導致第三師被日軍擊潰。方先覺得知後,馬上電話調一九零師增援,但是師長朱嶽以薛嶽給他另有任務為名,拒絕了方先覺的要求。方先覺電話和薛嶽商量,薛嶽也拒絕,兩人大吵一通。第十軍部隊後退之後收容整頓,才穩住形勢,與日軍對峙,但增援常德劉說不上了。
加上五十一師和五十八師在常德外圍遭到日軍阻擊,無法突破防線,第十軍又全軍崩潰,餘程萬在常德死戰其實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但仍然死戰不退。直到五十七師全師八千人已經犧牲到了只有四五百人,餘程萬對增援已經完全絕望,才下決心突圍,他命令下屬的團長柴意新率一部分人撤退,他留下了阻擊,柴意新堅持他自己留下來阻擊,餘程萬才在少數部隊護衛下渡過沅江逃走了。
常德會戰中如果說有責任,那麼責任最大的首先是薛嶽的錯誤判斷和反應遲緩,其次就是周慶祥在與日軍接觸後奇軍先逃,餘程萬是在死戰直至外援斷絕,部隊也傷亡接近全軍覆沒的情況下才撤退,但戰後為了掩蓋指揮的問題,餘程萬一度被下令解送重慶進行軍法審判,只是在部隊殘部集體求情後才撤銷了命令,第十軍軍長方先覺被撤職,也是李玉堂活動之後暫時留用,代理軍長。
前幾年有個電視劇,不過不算很火,叫《喋血孤城》,呂良偉主演,背景是抗戰時期國軍抵抗日軍的常德會戰中,餘程萬率國軍五十七師約八千人防守常德,以少敵多,死守待援,但最後國軍外圍增援部隊掉了鏈子,餘程萬被迫棄城出逃,整個五十七師幾乎傷亡殆盡。
常德會戰時,按照戰前的部署,五十一師周志道部守桃源,五十八師張靈甫部在慈利石門一帶,這是第一道防線,五十七師守常德,實際上是第二道防線。七十四軍是當時國軍和日軍都認為戰鬥力最強的一個國軍部隊,放在湘西,就是為了掩護西南的安全。
按照當時國軍的作戰計劃,如果日軍從湘西向常德進攻,那麼五十一師和五十八師在第一線逐次抵抗日軍後即向常德外圍撤退,然後由五十七師在常德死守,等待日軍攻勢頓挫,而國軍外圍增援部隊到達,就可以以第三次長沙會戰時的戰法,從外線對日軍構成包圍,加以聚殲。這也是國軍當時比較常用的戰法。
但日軍對國軍這套戰法也比較熟悉,所以日軍經常會在正面進攻的同時,或者從左翼,或者從右翼迂迴包圍國軍,由此與國軍進行爭奪外線的競賽。但如果日軍以優勢兵力強攻,國軍來不及轉入外線就被擊潰向後撤退,國軍的戰法就被破了。尤其是第三次長沙會戰吃了虧之後,日軍吸取教訓,在進攻時就不再輕易放棄外線了。
所以,在常德會戰中,日軍開始攻擊後,迅速擊退了五十一師和五十八師,王耀武也確認率這兩個師撤退到了常德外圍,但是卻未能有效支援常德的餘程萬。為什麼呢?因為這時候湘西屬於第六戰區,在這一帶的部隊不多了,除了七十四軍,就只有二十九集團軍,但很快就被日軍擊潰了,因此只能等著第九戰區薛嶽派兵增援。
但這時候薛嶽對日軍的意圖摸不清,總認為日軍是聲西擊東,湘西只是佯攻,戰役重點目標仍然在長沙方向。所以,薛嶽並沒有第一時間就派第九戰區部隊增援常德方向,一直到日軍已經突破國軍第一線部隊,到達常德開始攻擊,薛嶽才確定日軍的目標就是常德,才開始調派部隊向常德增援。
薛嶽派過去增援的部隊就是之前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大顯身手的第十軍,加上暫編五十四師饒少偉部。第十軍本來在湘南衡陽衡山一帶休整補充,接到命令後馬上選擇行軍路線。因為軍情緊急,所以薛嶽給第十軍規定的時間比較緊張,第十軍方先覺考慮之後,選擇了一個比較近的路線,但是因為要翻山越嶺,所以第十軍到達常德外圍時,時間是趕上了,但是來不及注意,也來不及偵察敵情,就奉命向指定的防區前進。
這時候薛嶽命令暫編五十四師和第十軍的一九零師由他直接指揮,方先覺只能指揮第三師和預備第十師向德山前進。但是預備第十師的行蹤被日軍飛機偵察發現,師長孫明瑾未加註意,也未調整行軍路線,導致部隊在前進中突然遭到日軍伏擊,部隊死傷慘重,孫明瑾本人也在撤退時被日軍飛機掃射擊中,當場身亡。
第三師也是在行軍中與日軍遭遇,周慶祥立刻自己扔下部隊逃跑,導致第三師被日軍擊潰。方先覺得知後,馬上電話調一九零師增援,但是師長朱嶽以薛嶽給他另有任務為名,拒絕了方先覺的要求。方先覺電話和薛嶽商量,薛嶽也拒絕,兩人大吵一通。第十軍部隊後退之後收容整頓,才穩住形勢,與日軍對峙,但增援常德劉說不上了。
加上五十一師和五十八師在常德外圍遭到日軍阻擊,無法突破防線,第十軍又全軍崩潰,餘程萬在常德死戰其實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但仍然死戰不退。直到五十七師全師八千人已經犧牲到了只有四五百人,餘程萬對增援已經完全絕望,才下決心突圍,他命令下屬的團長柴意新率一部分人撤退,他留下了阻擊,柴意新堅持他自己留下來阻擊,餘程萬才在少數部隊護衛下渡過沅江逃走了。
常德會戰中如果說有責任,那麼責任最大的首先是薛嶽的錯誤判斷和反應遲緩,其次就是周慶祥在與日軍接觸後奇軍先逃,餘程萬是在死戰直至外援斷絕,部隊也傷亡接近全軍覆沒的情況下才撤退,但戰後為了掩蓋指揮的問題,餘程萬一度被下令解送重慶進行軍法審判,只是在部隊殘部集體求情後才撤銷了命令,第十軍軍長方先覺被撤職,也是李玉堂活動之後暫時留用,代理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