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之生,在我心兮——從《寡人之於國也》看孟子的人文關懷
戰國時期,一段流離的苦難歲月。皇族,士人,武夫,書生,無不為一己生存,用盡心機,費用口舌。茫茫中原,處處是無助的流民,隨戰事四處奔波,飢餓、寒冷、疾病、惶恐終日相伴,苦不堪言。他們沒有可以炫耀的學識,沒有一搏沙場的武藝,他們只有原始的農耕技術,只會在貧瘠的土地上謀求貧困的生活,就這些,也極其難得。
但是,一些自視修養極深,學問極高的文人雅士,卻視百姓疾苦而不見,為擺脫一己之貧困,遊說諸侯,獲取高位,靜享富貴。孟子,這個出生于山東的漢子淚下了。匆忙遠去的流民讓他心痛,彷徨無助的流民間讓他傷懷。肥沃的中原,你原是能夠賦予百姓幸福,就因為戰爭,你比流離百姓更加貧苦。在遊說諸侯,謀取富貴的言論裡,艱難的仕途生涯中,孟子時時關注民生疾苦,關心百姓的生活,尤其是農民的生存狀況。這些思想,集中體現在《寡人之於國也》中。
是百姓的生活和汗水,養育了一個個國君的生命和權力,一個個國君卻沒有反思這些微小生命的小小願望。即使是孔子這所說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的清苦生活也不得啊!
梁惠王知曉百姓疾苦,於是,“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然而,這種治表不治本的辦法,只能解一時之困,何況移民的艱難,只會對百姓造成更多更大的傷害。
梁惠王無助了!
孟子關乎蒼生,就在於他能從百姓的生存實際出發,將對百姓的關懷轉變成向諸候進獻良策的理論根據,闡述維護百姓生存的基本要求。
“不違農時,穀子不可勝食也。”這是對統治者的棒喝,不要在農忙時節徵調百姓,保證他們有勞動的時間,否則,沒有糧食生產,一切政治理想都是虛構。“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這是對百姓的忠告。難道,百姓不知道嗎?他們違心做這些,肯定是統治者胡亂要求。谷、魚鱉、林木,是百姓生存的最低物質需求,只有最低的物質需求保證了,才能確保百姓有生存的可能,強大國家才有可能。
孟子目睹了戰爭對生態環境的嚴酷破壞,他說,“斧斤以時入山林”。因為,維護生態環境,“材木不可勝用也”,對百姓生存,國家延續,異常重視的。
進而,孟子說,給“五畝之宅”,“百畝之田”於民,這是對百姓佔用土地的一個確指(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虛數)。這裡,孟子鮮明地主張分田土,主張將土地分給農民,允許他們有少量的房屋和土地。其實,“五畝之宅”相當於現在的一畝二分多,八口之家的“百畝”,人均也只有兩畝多,在人口稀少,物產極低的戰國時期,這點土地是非常少的。如果連如許少的土地也沒有,那百姓的生活如何延續?這是孟子對周朝奴隸制的果斷決裂,這是有時代進步性的。
顯然,實現這些要求的百姓,也不過是一個個處於平均生活水平之下的普通百姓。但是,就這樣一種生存狀況,都還要由孟子在國君面前小心地勸諫,那百姓生存現狀之嚴峻,可想而知了。為百姓說話的,又有多少?
孟子關懷天下蒼生,關心他們最細微的物質生存之艱難,是真正在用心愛百姓。有觀點說,孟子關心天下黎民,不是真正的民,是有土地資源的地主階級的民,孟子關心民,是為統治者的仁政服務的。但是,分析孟子提出的這些微薄的要求,那是一個地主生存的現實嗎?如果孟子走在田間關懷慰問百姓叫關懷蒼生,孟子在國君前適時以百姓生存為理闡述治國方略,就不是為百姓分憂了?顯然,這是單一、片面地理解孟子。
更難能可貴的是,孟子深刻地意識到對百姓教化的重要性。“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學校教育應該能為民辦,這是多好的想法。尊敬父母,敬愛兄長,這樣,“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黎民不飢不寒”,百姓在物質上安寧,在精神上的安樂,民無怨憤,安居樂業。孟子深情地暢想黎民百姓理想的安居狀態。
雪中送碳,扶危濟困,是一時之人文關懷,那麼,為百姓謀求土地,謀求正常生產秩序,謀求百姓的“庠序”,是孟子為百姓謀求的可持續的人文關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文關懷。
蒼生之生,在我心兮——從《寡人之於國也》看孟子的人文關懷
戰國時期,一段流離的苦難歲月。皇族,士人,武夫,書生,無不為一己生存,用盡心機,費用口舌。茫茫中原,處處是無助的流民,隨戰事四處奔波,飢餓、寒冷、疾病、惶恐終日相伴,苦不堪言。他們沒有可以炫耀的學識,沒有一搏沙場的武藝,他們只有原始的農耕技術,只會在貧瘠的土地上謀求貧困的生活,就這些,也極其難得。
但是,一些自視修養極深,學問極高的文人雅士,卻視百姓疾苦而不見,為擺脫一己之貧困,遊說諸侯,獲取高位,靜享富貴。孟子,這個出生于山東的漢子淚下了。匆忙遠去的流民讓他心痛,彷徨無助的流民間讓他傷懷。肥沃的中原,你原是能夠賦予百姓幸福,就因為戰爭,你比流離百姓更加貧苦。在遊說諸侯,謀取富貴的言論裡,艱難的仕途生涯中,孟子時時關注民生疾苦,關心百姓的生活,尤其是農民的生存狀況。這些思想,集中體現在《寡人之於國也》中。
是百姓的生活和汗水,養育了一個個國君的生命和權力,一個個國君卻沒有反思這些微小生命的小小願望。即使是孔子這所說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的清苦生活也不得啊!
梁惠王知曉百姓疾苦,於是,“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然而,這種治表不治本的辦法,只能解一時之困,何況移民的艱難,只會對百姓造成更多更大的傷害。
梁惠王無助了!
孟子關乎蒼生,就在於他能從百姓的生存實際出發,將對百姓的關懷轉變成向諸候進獻良策的理論根據,闡述維護百姓生存的基本要求。
“不違農時,穀子不可勝食也。”這是對統治者的棒喝,不要在農忙時節徵調百姓,保證他們有勞動的時間,否則,沒有糧食生產,一切政治理想都是虛構。“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這是對百姓的忠告。難道,百姓不知道嗎?他們違心做這些,肯定是統治者胡亂要求。谷、魚鱉、林木,是百姓生存的最低物質需求,只有最低的物質需求保證了,才能確保百姓有生存的可能,強大國家才有可能。
孟子目睹了戰爭對生態環境的嚴酷破壞,他說,“斧斤以時入山林”。因為,維護生態環境,“材木不可勝用也”,對百姓生存,國家延續,異常重視的。
進而,孟子說,給“五畝之宅”,“百畝之田”於民,這是對百姓佔用土地的一個確指(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虛數)。這裡,孟子鮮明地主張分田土,主張將土地分給農民,允許他們有少量的房屋和土地。其實,“五畝之宅”相當於現在的一畝二分多,八口之家的“百畝”,人均也只有兩畝多,在人口稀少,物產極低的戰國時期,這點土地是非常少的。如果連如許少的土地也沒有,那百姓的生活如何延續?這是孟子對周朝奴隸制的果斷決裂,這是有時代進步性的。
顯然,實現這些要求的百姓,也不過是一個個處於平均生活水平之下的普通百姓。但是,就這樣一種生存狀況,都還要由孟子在國君面前小心地勸諫,那百姓生存現狀之嚴峻,可想而知了。為百姓說話的,又有多少?
孟子關懷天下蒼生,關心他們最細微的物質生存之艱難,是真正在用心愛百姓。有觀點說,孟子關心天下黎民,不是真正的民,是有土地資源的地主階級的民,孟子關心民,是為統治者的仁政服務的。但是,分析孟子提出的這些微薄的要求,那是一個地主生存的現實嗎?如果孟子走在田間關懷慰問百姓叫關懷蒼生,孟子在國君前適時以百姓生存為理闡述治國方略,就不是為百姓分憂了?顯然,這是單一、片面地理解孟子。
更難能可貴的是,孟子深刻地意識到對百姓教化的重要性。“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學校教育應該能為民辦,這是多好的想法。尊敬父母,敬愛兄長,這樣,“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黎民不飢不寒”,百姓在物質上安寧,在精神上的安樂,民無怨憤,安居樂業。孟子深情地暢想黎民百姓理想的安居狀態。
雪中送碳,扶危濟困,是一時之人文關懷,那麼,為百姓謀求土地,謀求正常生產秩序,謀求百姓的“庠序”,是孟子為百姓謀求的可持續的人文關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