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泰和道安

    簡而言之,道是哲學的永恆追求,而哲學是探尋道的兩大法寶之一(另一法寶是科學)。

    先說道。按照先秦道家學派的哲學,特別是老子的《道德經》,道是自然界的本原及其規律,包括道體(本原)和道法(規律)。作為自然界的本原,道體極其微細,其小無內,卻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因為其小無內,所以任何人類的天門,也就是天賦的感官(如眼耳鼻舌身,分別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測器)及其延伸(各類科學儀器),所無法識別的;因為其大無外,所以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為它所包覆,而事實上,自然界存在的一切包括天地萬物,都不過是道體的一種特定的存在和組合形式而已。關於這一點,可以閱讀《道德經》、《易經》、《太一生水》、《道源》等典籍。既然人類無法探測道體,又如何獲得其規律呢?靠所謂的科學不行,人類還有自身的終極手段,那就是“心”這個靈妙體,一種極其微妙的能量接收、傳送、處理裝置。

    “哲學”一詞,正如“科學”一樣,也算是進口補救的洋貨,常常被認為源於西語philosophy。按照西語的構詞法,phil-是希臘詞根,意思是love,也就是“愛”;soph-也是詞根,意思是wisdom,也就是“智慧”。在這裡,要學好外語,不然很容易本人唬住,因為很多華人沒有多大本事,正是靠著“挾洋自重”這四個字混飯吃的,通常的表現是發表幾篇外文paper,就感覺自己很吊了,其實也只是自我感覺而已,論文字身沒有什麼功用,不能當飯吃,還浪費電力紙張。所以說,哲學的含義,就是愛智慧。那麼,智慧是什麼?不過就是掌握了某些自然規律之後,所表現出來的與常人不同的高明之處罷了。

    在人類誕生之初,沒有什麼科學工具,那麼人類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靠什麼呢?主要是靠實踐,一雙手、一對腳和一顆心,去感受,去探索,去思考,來捉摸和把握隱藏在萬事萬物背後的規律。心又是什麼呢?一個靈妙體,一種能量的接收、傳送、處理、顯示的靈妙體,藏在我們的肉體軀殼(“形而下謂之器”,所以有人“器宇不凡”,器和宇都是器,上下四方曰宇)裡,主導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心有靈犀一點通,便是接收能量訊號;心想事成,便是傳送能量訊號;心有感悟,是感了又悟,是便是訊號處理;白日做夢,夜裡夢多,便是能量訊號的成像。所以說,心簡直是無所不能,在科學誕生之前(或者說科學本身就是和人類同時誕生並一起成長的),哲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可以用它來探索和利用自然界的規律。所以說,伏羲時代有科學嗎?但是伏羲畫卦,八卦誕生了,這就是哲學;文王周公時代有科學嗎?但是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周公述之在後,就有了《周易》,這是自然規律的集大成,是頂級的哲學,也是中華文化的定鼎之作之一。所以,人的心靈是無比靈妙的,心活動的重要結果(此處可以加上之一,以考慮科學),便是哲學。與科學一樣,哲學的終極目標,也是探索自然之道,所以哲學是人類探索自然之道的工具之一。科學所無法做到的,要用哲學來補足。

    哲學的基礎,是一顆靈妙的心。然而,人字一撇一捺,有陰有陽,有善有惡,有真有欲,如果把本真比作1,稱為真人、仙、神、佛或真性、本性、本真或澄明或正德、上德、大德,那麼被慾望衝昏頭腦的狀態可比作0,稱為愚人、痴人或鬼、膜或貪嗔痴、慾望或無明或下德、大惡,任何一個世人,都處於從0到1的灰度地帶,只不過一些人善多一點、惡少一點,另一些人惡多一點、善少一點。如果把1比作白天的豔陽高照或夜晚的皓月當空,那麼0就是烏雲密佈,透過自己的學習、實踐和精神的提升,可以撥雲見日,萬里無雲,超凡入聖。但是,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社會之中,如此這般,何其難也!老子身處周政日衰、道德淪喪、戰亂紛仍的春秋戰國時代,能集往聖先賢智慧之大成,撰寫出《道德經》這種“萬經之王”,自然無愧於超凡脫俗的“大聖人”了。

    綜上,道、科學與哲學的關係,便是顯而易見了:自然之道是科學、哲學的共同的永恆的終極追求,而哲學、科學正是探索自然之道的兩大法寶。或者換句話說,道是終極目的,而科學、哲學是手段。科學不能包打一切,科學所無法解決的,要靠哲學來彌補。這邊是我們今天看待道、科學與哲學的正確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川藏線的覺巴山在哪裡?如果開車走會有危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