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常常用某種肢體語言來表現,透過發出某種聲音來表現。這在人和動物身上都有,很多家庭的母愛就屬於這種動物層次。母親肯定愛自己的孩子,怎麼愛呢?就是關心他的衣食住行、冷暖、溫飽,這就是母愛!但是這種母愛嚴格說起來是一種情緒而不是情感。我們今天雖然認為這是一種情感,母愛是一種崇高的情感,但是孩子長大以後就知道了,他就會對母親說,你實際上愛的是你自己。很多母親實際上愛的是自己,她不是愛一個物件,不是把物件當一個物件、當一個人來愛,而只是當作自己身上的骨肉來愛。母愛的概念是有歧義的,有的還停留在動物層次。這也許可以引起孩子對她的感恩,但是這個感恩和愛是兩種不同的情感。她可以用母愛這種情感在孩子那裡換來一種感激之情,孩子長大了覺得母親從小就關心我、養育我,我得報答,但母愛本身並不求報答,所以這兩方面是不對等的。真正的母愛應該是愛的對等的交換和傳達。也就是我愛這個孩子,也讓他能夠愛他自己身上值得愛的地方;我對孩子的愛影響了孩子,讓這個孩子形成一種自愛,也因此愛一切值得愛的人。這才是建立在自我意識之上的一種情感,而不單純是情緒了。當然這個界線是很難分的,有時候你說母愛是情緒,但它也有一種情感的因素,這是分不開的,但是從理論上我們可以做這樣一種區分。我們有時候講,你根本就不懂得怎麼愛孩子,你一貫縱容他,那能叫愛他嗎?他將來懂事了以後就會說:“你愛我就是為了愛你自己!”許多父母愛孩子,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種虛榮心。愛中間有這樣一種區別,是情緒還是情感。如果是情緒,那就是本能。...母親對孩子的愛能夠換來孩子對她同樣的愛,這就是情感的傳達。如果換來的只是孩子對她的報恩,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感,還不能說她的情感交流是成功的。一種愛的情感如果不能得到對方的回愛,那麼這種情感就是失敗的,因為情感的交流是未完成的。
摘自《哲學起步》鄧曉芒 著
按作者的觀點,可以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果你愛你的母親,那麼,你有一個愛你的母親。如果你只是想到你將來要報恩養老,那你的母親給你的是通常的“養育”,不一定是“愛”。
======
有人說,“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母親”。這句話並不成立,只能說“絕大多數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子女的。”
我相信這句話是成立的:“沒有不愛自己母親的孩子”。一個人出生後,至少在嬰孩和童年期間,他(她)都非常依戀和愛自己的母親,至於後面為什麼不愛了,或者出現問題了,我想,原因不在於孩子,而是孩子的“母愛”有問題。
母愛常常用某種肢體語言來表現,透過發出某種聲音來表現。這在人和動物身上都有,很多家庭的母愛就屬於這種動物層次。母親肯定愛自己的孩子,怎麼愛呢?就是關心他的衣食住行、冷暖、溫飽,這就是母愛!但是這種母愛嚴格說起來是一種情緒而不是情感。我們今天雖然認為這是一種情感,母愛是一種崇高的情感,但是孩子長大以後就知道了,他就會對母親說,你實際上愛的是你自己。很多母親實際上愛的是自己,她不是愛一個物件,不是把物件當一個物件、當一個人來愛,而只是當作自己身上的骨肉來愛。母愛的概念是有歧義的,有的還停留在動物層次。這也許可以引起孩子對她的感恩,但是這個感恩和愛是兩種不同的情感。她可以用母愛這種情感在孩子那裡換來一種感激之情,孩子長大了覺得母親從小就關心我、養育我,我得報答,但母愛本身並不求報答,所以這兩方面是不對等的。真正的母愛應該是愛的對等的交換和傳達。也就是我愛這個孩子,也讓他能夠愛他自己身上值得愛的地方;我對孩子的愛影響了孩子,讓這個孩子形成一種自愛,也因此愛一切值得愛的人。這才是建立在自我意識之上的一種情感,而不單純是情緒了。當然這個界線是很難分的,有時候你說母愛是情緒,但它也有一種情感的因素,這是分不開的,但是從理論上我們可以做這樣一種區分。我們有時候講,你根本就不懂得怎麼愛孩子,你一貫縱容他,那能叫愛他嗎?他將來懂事了以後就會說:“你愛我就是為了愛你自己!”許多父母愛孩子,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種虛榮心。愛中間有這樣一種區別,是情緒還是情感。如果是情緒,那就是本能。...母親對孩子的愛能夠換來孩子對她同樣的愛,這就是情感的傳達。如果換來的只是孩子對她的報恩,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感,還不能說她的情感交流是成功的。一種愛的情感如果不能得到對方的回愛,那麼這種情感就是失敗的,因為情感的交流是未完成的。
摘自《哲學起步》鄧曉芒 著
按作者的觀點,可以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果你愛你的母親,那麼,你有一個愛你的母親。如果你只是想到你將來要報恩養老,那你的母親給你的是通常的“養育”,不一定是“愛”。
======
有人說,“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母親”。這句話並不成立,只能說“絕大多數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子女的。”
我相信這句話是成立的:“沒有不愛自己母親的孩子”。一個人出生後,至少在嬰孩和童年期間,他(她)都非常依戀和愛自己的母親,至於後面為什麼不愛了,或者出現問題了,我想,原因不在於孩子,而是孩子的“母愛”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