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28027425580

    細心的朋友會注意到,在衛視節目的引數中,有個FEC,也叫前向糾錯(ForwardErrorCorrection)。一些人會奇怪的問:FEC是什麼?有什麼用?既然數字機無需輸入該引數,那麼FEC有什麼用? 其實,在衛視接收的引數中,FEC是個非常重要的資料。在早期的數字機中,例如NOKIA9500是需要輸入FEC引數的。只是後來的數字機的運算速度提高,可以自動測定FEC,而不需要使用者自己輸入FEC引數了。但是在數字節目解碼過程中,FEC還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引數。這就像今天運算速度更快的盲掃機器不用輸入引數便可以接收節目一樣,但是下行頻率和符位元速率仍是最基本的節目資料。那麼FEC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大家都知道,數字節目和模擬節目比,效果更清晰,色彩更純淨,通透性更高,畫面沒有雜質干擾。這都要得益於數字訊號出色的抗干擾能力。在數字訊號中,為了防止外界訊號干擾,保護訊號不變異,要進行多重的糾錯碼設定。數字訊號在解碼過程中,對錯誤訊號十分敏感,每秒鐘只要有很小很小的誤碼,就無法正常解碼。而數字衛星訊號之所以能順利播放,又是得益於數字訊號中的糾錯碼的設定。在各種糾錯碼的設定中,被稱做FEC的前向糾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防干擾演算法。採用前向誤差校正FEC方法,是為了降低數字訊號的誤位元速率,提高訊號傳輸的可靠性。 我們知道,數字訊號實際傳送的是資料流,一般資料流包括以下三種: ES流:也叫基本碼流,包含影片、音訊或資料的連續碼流。 PES流:也叫打包的基本碼流,是將基本碼流ES流根據需要分成長度不等的資料包,並加上包頭就形成了打包的基本碼流PES流。 TS流:也叫傳輸流,是由固定長度為188位元組的包組成,含有獨立時基的一個或多個節目,適用於誤碼較多的環境。 為了能形象的、淺顯易懂地說明,我們來打個比喻,如果把ES流比做產品的原材料,那麼PES流就是工廠剛剛生產出來的一件產品,而TS流就是經過包裝好送到商店櫃檯或使用者手裡的商品。如果ES流的重量被成為淨重,那麼TS流的重量就被稱為毛重。讀者會問,這個比喻和FEC又有何相干? 從PES流到TS流,這個過程中已經加進去FEC糾錯碼,可以採用不同的速率FECrate,在DVB-S標準中,規定5種速率—1/2、2/3、3/4、5/6、7/8。以7/8為例,其實際意義是,在一個TS流中,只有7/8的內容是裝有節目內容的PES流,而另外的1/8內容,則是用來保護資料流不發生變異的糾錯碼。還用上面的例子做比喻,如果整個節目的符位元速率是毛重的話,則7/8的節目內容好比是淨重,而1/8的糾錯碼就是包裝箱的重量。 那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FEC糾錯率越低,則糾錯碼佔據的比例越高,同樣功率時,對解碼的門限要求越低,要求天線口徑越小,接收越容易;FEC越高,則糾錯碼越低,解碼門限值越高,天線口徑要求越大,接收越困難。到此,讀者梁興光的疑惑可以說是解開了,但是細心的讀者又會產生新的疑問:既然FEC糾錯位元速率越低,門限越低,天線口徑越小,越容易接收,為什麼鳳凰衛視和南韓阿里郎還要用7/8那麼高的FEC位元速率呢?如果改用2/1的FEC,接收天線不是可以變的更小嗎?這就涉及到FEC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如果糾錯碼過高,那麼相應的節目內容佔用的位元速率則更低,一方面降低節目畫質,另一方面,如果不降低畫質,則只能減少傳送節目的數量了。比如梁先生提到的南韓阿里郎節目,符位元速率是4420,FEC是7/8;而亞洲2號各省節目的符位元速率也同樣是4420,但是FEC則只有3/4,實際上這兩個同樣符位元速率的節目,畫質並不相同,阿里郎的畫質要比省臺的高一些,原因是阿里郎的碼流中,只拿出了8/1的碼流用來保護資料流不受干擾變化,而亞洲2號的各省臺則要拿出比阿里郎多一倍的1/4的碼流來保護資料流。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如果阿里郎和亞洲2號各省臺的節目訊號強度相同,亞洲2號的省臺接收起來更容易。 在DVB-S標準中,只規定了1/2、2/3、3/4、5/6、7/8這5種FEC位元速率,為什麼只規定這5種,為什麼沒有4/5和6/7?如果您自己考慮明白了,說明對FEC也就徹底搞清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試用VerilogHDL語言,設計一個1/4分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