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20809458929

    日本群島位於北太平洋西側,它是太平洋西緣一系列弧形島嶼的一部分,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四個大島和附近3000多小島構成了日本群島。這四個大島佔日本總面積 98%,其中最大的島是本州島。

    日本群島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它和亞洲大陸原為一體,地處於中國大陸東部邊緣地帶。

    後來因為環太平洋的造山運動,地殼連續不斷地發生劇烈變動,使日本與亞洲大陸分離。在距離今天12000年前,才徹底形成了今天的日本群島。

    北海道島地處於日本群島最北部。南北寬度是420千米,東西長度是540千米,面積為83520平方千米,佔全日本陸地面積的21%。

    其西臨日本海,南瀕太平洋,東北濱鄂霍次克海;西南以津輕海峽與本州毗鄰,北隔拉彼魯茲海峽同俄羅斯庫頁島相望,為扼控兩峽的戰略要地,日本在此建有邊防前哨,因此北海道有“日本北門鎖鑰”之稱。

    本州島是日本最大的島嶼,其東北一西南呈弧狀延伸,東北隔津輕海峽與北海道相對,西南隔週防灘和關門海峽與九州島為鄰,南隔瀨戶內海與四國島相望,西臨日本海,東瀕太平洋。

    本州島長約1287千米,寬度差別很大,最寬處大約300千米。日本近3/4的縣集中於此島。南部是日本早期歷史上的重要地區。太平洋沿岸為日本主要經濟中心和東京——橫濱、大阪——神戶都會區所在地。主島總面積是22。7萬平方千米,連同屬島面積大約23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面積的61。

    2%。人口約佔全華人口的80%,海岸線長12182千米。

    本州島上還有日本最高的富士山和最大的琵琶湖。境內大部分都是山地,多火山、地震。中部大多以3000米以上高山為主,全國第一高峰富士山也在這裡,海拔高度是3776 米;北部有3列山脈,縱觀南北,間有盆地和平原;西南部的中國山地與紀伊山脈呈東西走向,山間有眾多小盆地。

    本州島大部分屬於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6?

    10。5:,年降水量北部1400毫米,西南部1700毫米。礦產主要以石油、銅、鋅、硫磺、

    鐵等為主。工業主要分佈於太平洋沿岸的京濱、阪神、中京以及瀨戶內海等工業地帶。

    日本的第三大島是九州島,地處於日本西南端。

    該島東北隔關門海峽與本州島相對;

    東隔豐予海峽和豐後水道與四國島相望;東南臨太平洋;西北隔北韓海峽與南韓為鄰;西

    隔黃海、東海與中國遙對,主島的總面積是3。65萬平方千米。

    九州島的地質構造是火成山系。南部屬於亞熱帶氣候。九州以熱帶植物和雨量豐沛而

    聞名。

    島上有世界最大活火山口阿蘇山,還有阿蘇、霧島屋久、雲仙天草國立公園和著名

    溫泉療養地。北部是筑紫山地,山地低矮平緩,海拔高度在500米左右,多盆地、平原。

    南部地勢高峻,九州山脈縱貫,主峰祖母山的海拔高度是1758米。該島溫暖多雨,年平均

    氣溫13?161,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

    河流多急流,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森林較

    多,森林面積約佔全島面積的1/5。海岸線曲折,多海灣、島嶼、半島。南部主要以農業為

    主,畜牧業、蔬菜、水果和漁業發達。煤炭資源較為豐富,產量位居全國前列。

    四國島是日本第四大島。地處於日本西南部。

    北臨瀨戶內海,南瀕太平洋,東隔鳴門

    海峽、紀伊水道與本州的近畿地方為鄰,西隔豐予海峽、豐後水道與九州相望。全島包括

    德島、香川、高知、愛媛四個縣,總面積是18806平方千米。四國島地勢多山,山地面積

    大約佔全境面積80%,最高峰石錘山的天狗嶽海拔高度是1982米。

    平原狹小,零星分佈於

    各河下游或沿海。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15?17T。南部多雨,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

    北部較少,在1200毫米以下。四國島的礦產貧乏。農業主要以種植水稻、果樹和蔬菜。愛

    媛的柑橘產量與質量都位居全國首位,高知的蔬菜園藝業、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發達。

    該區

    工業發展要低於全國水平,主要有機械、化學、鍊銅、食品、木材加工和造紙等。北部瀨

    戶內海沿岸是新興臨海工業區,對外聯絡主要靠海上運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步天歌”在古代天文學中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