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83812756190

    火花放電主要原理是電壓太高,原本不導電的空氣被電離或擊穿,也就是把空氣原子或離子中,帶正電的部分與帶負電的部分強行分離。日常生活中所見的並不危險。一般分電暈放電,電弧放電,輝光放電,火花放電等。放電愛發生在導體尖端處,一是因為距離另一電極最近,再是因為它尖端的形狀,電場線在此處最密集。誰電場最強,就逮誰劈。李元霸就是這麼死的。空氣被擊穿以後,形成導電通道,叫等離子體。這東西成分很複雜,分子原子電子原子核離子啥都有。拿原子舉例。當電場太強,原子裡面的電子獲得能量太高,原子核留不住它,它就跑了,謂之為電離。電子跑的比原子核快很多,我們東北民間把這稱為:電子遷移率大。電子快,在電場作用下率先從尖端處跑到另一極。可謂摩托菜刀砍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電子一邊跑,一邊撞擊其他原子,致使多名電子出軌,然後一起飛。飛到了對面,再撞擊對面電極,把對面的原子核給撞出來,然後原子核逆向飛行。長此以往,形成了穩定通道。為了開啟這通道,電壓已經積攢得很高。突然出現了導電通路,能量瀉放,過程中也形成了聲音,高溫,和強光。至於發光,電子都愛發光。具體涉及電子能級躍遷不細說,簡單說電子就是,你滿足我我就跟你走,你不滿足我我就發光。所以你懂的,電子經常不滿足。剛剛介紹的四种放電情況中,火花放電還不同於其他幾種,主要在於它電離最充分,通道電阻最低,能量瞬間大量瀉放。如果兩極沒有持續供電,而是電容儲電,那麼電流會以極快速度上升,下降,直至瀉放完畢。如果兩極金屬板離得很近,比如1毫米,其中一個極板伸出一個小尖尖,但是不要接觸到另一個極板。當然,這時候小尖尖到另一端不到一毫米。室溫,北京夏季,當兩極間電壓高達2000伏特時,就會發生火花放電。放電物件為2歐姆電阻時,電流峰值可達10安培。放電時間不超過10納秒。什麼概念?有一次我用我自己做電極做人體放電,比富蘭克林還牛逼的那種。因為跟同事吹牛逼大意,沒做好人為防護,當然裝置本身有安全限流。我用5000伏特高壓給自己充電,突然一聲爆響,火光大作,人一瞬間就懵了,心臟咯噔一下子,兩眼一黑。定一定才反應過神兒來。叔叔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有多快呢,1納秒是10億分之一秒,根據引數不同,放電持續時間在2到10納秒不等。那麼高電壓,一下子就沒了!放電原理文獻裡一直沒有統一的理論,主要原因是機理複雜,且空氣環境比較難以控制。能檢索到比較根源的文獻多是六十年代發表,且很難下載到。但是可知單位國家多為前蘇聯。小弟才疏,未能探得放電的精確數學模型,但透過大量的實驗與曲線擬合,猜測如下,放電電流前半段,服從e的t平方次方形式,後半段服從e的a.t次方加e的b.t次方形式。手機碼字,我盡力了 ♂️鐵和銅,電壓一致的情況下,誰比較容易電離,誰容易放電。也就是誰外層電子最活躍。至於具體到底是誰,這東西懂化學的人會知道,我不咋清楚.......謝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後蓋摔碎了,能換嗎,是一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