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圖說西洋Andy
-
2 # 半個南山人
酒文化的創新應該包涵兩個方面,一是釀酒的文化的創新,二是飲酒的文化的創新。
中國的酒文化是以白酒為代表的,傳統的釀酒工藝複雜落後,據說需要經過原料、浸泡、初蒸、燜糧等近10道工序才能完成。而國外的釀酒技術早以把傳統工藝改造創新,只需要配料、發酵、蒸餾、成品酒四道工藝就可以完成。不僅產量增加,質量也得到保證。所以,釀酒工藝創新,營銷模式創新是中國酒文化的當務之急。
現在的飲酒文化,基本就是勸酒文化。與過去古人那種“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的儒雅飲酒之風大相徑庭。飲酒文化陋習太多。主要表現在;勸酒風盛行、以喝多為榮、勢力虛偽、動機不純、浪費嚴重等。因此,飲酒文化的創新目標:要大力提倡健康的飲酒文化。什麼才是健康的飲酒文化?筆者認為:健康的酒文化講究的是“禮”,講究的是“德”,講究“節制與優雅”。要文明飲酒,不以勸酒為能,莫以多喝為榮,更不能酒後失德。像過去古人那樣以酒助興,以酒做雅詩,以酒會友,豈不快話!
酒文化的創新本質上是價值觀念的創新。
中國酒文化的土壤是農耕,雖然不能說一無是處,但是有很多內容已經很不合時宜了。
記得有一次我帶孩子去美國,在超市裡買了兩罐啤酒。收銀員是一位50多歲的婦女,她看著孩子反覆問有多大年紀了,當得知孩子不滿20歲時她很認真的告訴我們,根據當地法律是不允許飲酒的,她反覆叮囑我們不能讓孩子喝酒。我說這件事情就是想說明,一個現代社會,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把它放到法制這個層面去看。近些年,中國老百姓對“開車不喝酒”對這個理念也越來越接受,特別是很多城市代駕生意的興起就說明我們的酒文化也在把法律考量當在了首位。
可是大家要知道,守法只是一個底線,並不能提升酒文化的品味。那麼酒文化還應當體現什麼追求呢?
華人有句酒桌名言“寧傷身體,不傷感情”。這話大家聽的多了覺得習以為常沒什麼不對,其實完全沒有任何的道理。傷身體和傷感情本來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憑什麼要放在一起相提並論,無非是喝酒者要為自己或者勸別人多喝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現代文明的人文精神應當體現在對自己和對別人的關心和愛護,這當然包括對身體的愛護。所以,我們應當把人文關懷帶到酒文化當中,提倡透過適量飲酒保健身體,舒緩壓力,而不是放縱傷身。
還有一條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讓酒文化迴歸到餐飲文化本身,而不能借酒文化之名行破壞規則之實。現代文明社會應當是一個人人守法守規則的社會,大家的一切行為在規則之內。可是現在在一些領域,一些地方,人們需要透過酒席宴會去疏通關係、結交權貴、拉攏感情、擺平事情,本來辦不成的事情酒酣耳熱之際或許就過去了。如果這種情況不改變,那麼酒文化就會被異化,酒文化就會變成潛規則文化,最後連文化也稱不上只能叫做墮落庸俗了。
世界各華人民都有悠久的酒文化歷史,中國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有祖先流傳下的的品類眾多的名酒和製作工藝,而且自近代以來還將大量國外酒產品、酒文化引進中國,這就為我們構建一個開放、包容並且有深厚歷史積澱的新時代酒文化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相信只要我們把法治、科學、尊重、環保、健康等現代文明價值追求作為引導,酒文化一定能迎來又一個春天。
附:酒的基本概念及淵源發展
酒的產生遠遠早於文字出現以前。考古學的證據表明,遠在石器時代就有了盛酒的容器。根據酒生成的物質條件和有關記載,我們的祖先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懂得如何用野果、蜂蜜和穀物製取酒精飲料了。酒精生成的物質條件是天然具備的,以致於能進行簡單模仿性勞動的猿猴也能“造酒”。
據李日華所著《蓬櫳夜語》中記載:黃山多猿猱,春夏採花於石窪中,醞釀成湯,香氣溢發,聞數百步”。這種經野生花果堆積於高溫季節自然發酵而成的花蜜果酒稱。猿酒”。前人還有關於海南島五指山中“猴採百花釀酒,土人得之石穴中”的記載。農業的發展促進了釀造業的發展。同。猿酒”有本質區別的是人工糧食釀酒,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中國的仰韶文化時期,‘即中國古人發明的麴櫱發酵制酒。商代之後,穀物的品種、產量部有了很大發展,這使釀造技術更加發達。此後,又發明了蒸餾酒。中國的釀造技術不僅作為一種。文化”和社會文明的標.志,同時也是世界釀酒史上的輝煌成就和一大貢獻。
中國傳統的酒精飲料是黃酒、米酒和白酒。葡萄酒是漢朝張騫由西域引進的。啤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等是18世紀後相繼由西方傳入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