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晴天不仇

    巍巍大鵬山下,悠悠桃溪水邊,在永春縣城東郊臥龍山麓,座落著一所花園式的學府福建省永春師範學校。   迄今方走過十八個春秋的永春師範,在永師人心血和汗水的澆灌下,已是春色滿園,碩果累累。   永春師範創辦於 1906 年,幾度興衰, 1984 年又在縣城東郊張埔村復辦。舊校園面積狹小,設施簡陋,交通不便,嚴重製約著學校的發展。 1994 年,旅外鄉親鄭文堯先生回鄉,得知永春師範亟等遷建,毅然捐資 1000 萬港幣興建“永師”新校園。   文堯先生捐建“永師”新校園的義舉,得到了省、市、縣的重視和支援,即使籌足配套資金,劃撥新校園用地。 1995 年春,永春師範首期破土動工,僅用 1 年時間,新校園首期工程就順利落成了。 1996 年春,永春師範正式搬入新校園,告別張埔村,走向臥龍山麓,走向全新的未來。   遷校重建,是一項承前啟後的工程,學校抓住機遇,不輟耕耘,又在這熱土上二度創業。梁披雲、梁良鬥、黃跨助、潘新生等鄉賢以文堯先生為榜樣,先後捐資續建,校園二期工程,至千禧年來臨之時,新校園校舍功能齊全,有教學樓、實驗樓、音樂樓、綜合樓、體育館、體育場、師生宿舍樓、餐廳、綜合服務樓和紀念鄉賢辦學義舉的“敬德園”。校園佔地 156 畝,總投資 4.2 千萬元,總建築面積為 3.8 萬平方米。   如今的永春師範,寬闊的環城水泥大道直通校門。校園依山而建,錯層排列,以綜合樓、禮堂為頂點,分為生活區、教學區、運動區,三區井然有序,和諧統一。佇立永師校門,有南北望:遠處,大鵬山重巒疊嶂,逶迤而下;近處,一溜花崗岩石階映入眼簾,百階之上,危樓飛觀,氣勢雄偉。走進永師,正面黑色大理石上校訓“團結、求是、敬業、進取”八個金色的大字閃閃發亮:走上臺階,兩邊的大樓正面白色瓷磚上分別是“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金色大字折射出縷縷的光芒;拾級而上,正面南望:高樓林立,美不勝收的永春縣城,一覽無遺,優美的永師校園,宛若一道亮麗的風景鑲嵌在臥龍山麓。   永師人認為,學校搬遷工程的啟動,是學校內涵發展的絕佳時機。搬遷伊始,鄭子琪校長就響亮地提出“五個一流”的辦學目標:一流的校園、一流的裝置、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質量、一流的效益。圍繞“外樹形象、內增素質”這個工作重點,永師人注重挖掘和發揮校園環境在教育中的潛移默化作用,把環境育人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教研課題,滲透到學校各項活動之中。狠抓校園淨化、綠化、美化工作及師生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今年來,永師被評為泉州市文明學校、花園式學校、無吸菸先進單位、創安先進單位,福建省綠化紅旗單位,全國綠化“ 400 佳”單位。   永師人在校園建設方面打了翻身戰,在辦學質量方面也一步一個腳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近幾年來,永師的師資力量日趨雄厚,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達到 95% ,現有高階講師 18 人,在學教育碩士 6 人,又有 30 多名中青年教師在攻讀研究生課程。近幾年來,教師發表在國家、省、市刊物及《永師論文彙編》的教育教學論文 300 多篇,都具有一定學術水平。學校的教科研工作也擺上重要議程,學校的陶研工作連年獲省表彰。近期,新的研究課題《“教學做合一”與體驗性學習的整合》已申報中國陶研會立項。科研強師,科研興校,已日漸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三年來,學校先後有 5 名教師獲省優秀教師,先進德育工作者稱號。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突出師範特色,努力推進素質教育,教學改革形勢一片大好。教學質量年年提高,在全省 25 所師範中,漸露頭角。學生參加全國“小教專業”大專自考,成績居全省中師學校全茅。學校又以人為本,引導師範生“一專多能”,全面發展。學校以學生基本功驗收及比武活動,努力促進學生師能發展。學生各項綜合能力全面發展,參加各項比賽,獲國家、省級、市級獎勵計 500 多人次。復辦十八年來,永師已為泉州 10 個縣市區培養合格小學教師近 3000 人,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學校領導和骨幹教師。 2000 年,泉州市教育局確定永春師範為“泉州市小學骨幹教師培訓中心”, 2001 年 4 月,省教育廳確定永春師範為“五年專”小學教育教學點,目前,永春師範已成為一所容小學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後培訓為一體的師範學校。   新千年的鐘聲已經鏗然響過,永春師範又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永師人不斷進取,正在描繪著一幅“永春高等職業學院”的規劃藍圖,我們堅信:未來的高等學府將雄踞臥龍山麓,光耀八閩大地。永春師範的明天,將是“永遠的春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媽媽最好的情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