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uzoyo76
-
2 # 我是阿嘛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是一種行動通訊協議,亦稱為3.5G(3紾)。該協議在WCDMA下行鏈路中提供分組資料業務,在一個5MHz載波上的傳輸速率可達8-10 Mbit/s(如採用MIMO技術,則可達20 Mbit/s)。在具體實現中,採用了自適應調製和編碼(AMC)、多輸入多輸出(MIMO)、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快速排程、快速小區選擇等技術。
WCDMA R5版本高速資料業務增強方案充分參考了cdma2000 1X EV-DO的設計思想與經驗,新增加一條高速共享通道(HS-DSCH),同時採用了一些更高效的自適應鏈路層技術。共享通道使得傳輸功率、PN碼等資源可以統一利用,根據使用者實際情況動態分配,從而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自適應鏈路層技術根據當前通道的狀況對傳輸引數進行調整,如快速鏈路調整技術、結合軟合併的快速混合重傳技術、集中排程技術等,從而儘可能地提高系統的吞吐率。
基於演進考慮,HSDPA設計遵循的準則之一是儘可能地相容R99版本中定義的功能實體與邏輯層間的功能劃分。在保持R99版本結構的同時,在NodeB(基站)增加了新的媒體接入控制(MAC)實體MAC-hs,負責排程、鏈路調整以及混合ARQ控制等功能。這樣使得系統可以在RNC統一對使用者在HS-DSCH通道與專用資料通道DCH之間切換進行管理。 HSDPA引入的通道使用與其它通道相同的頻點,從而使得運營商可以靈活地根據實際業務情況對通道資源進行靈活配置。 HSDPA通道包括高速共享資料通道(HS-DSCH)以及相應的下行共享控制通道(HS-SCCH)和上行專用物理控制通道(HS-DPCCH)。下行共享控制通道(HS-SCCH)承載從MAC-hs到終端的控制資訊,包括移動臺身份標記、H-ARQ相關引數以及HS-DSCH使用的傳輸格式。這些資訊每隔2ms從基站發向移動臺。上行專用物理控制通道(HS-DPCCH)則由移動臺用來向基站報告下行通道質量狀況並請求基站重傳有錯誤的資料塊。
共享高速資料通道(HS-DSCH)對映的通道碼資源由15個擴頻因子固定為16的SF碼構成。不同移動臺除了在不同時段分享通道資源外,還分享通道碼資源。通道碼資源共享使系統可以在較小資料包傳輸時僅使用通道碼集的一個子集,從而更有效地使用通道資源。此外,通道碼共享還使得終端可以從較低的資料率能力起步,逐步擴充套件,有利於終端的開發。從共用通道池分配的通道碼由RBS根據HS-DSCH通道業務情況每隔2ms分配一次。與專用資料通道使用軟切換不同,高速共享資料通道(HS-DSCH)間使用硬切換方式。
回覆列表
你好,WCDMA的發展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不同的版本。首先是R99/R4版本,這個版本算是WCDMA的早期版本,現在我們通常也把這個版本叫做WCDMA,這個版本可以提供384Kbps的最高上傳速度和2Mbps的最高下載速度。後來WCDMA發展到了R5版本,這時提出了一個技術,就是HSDPA(高速下行分組資料接入技術),這個版本大幅度強化了R99/R4版本的最高下載速度,達到7.2Mbps或者14.4Mbps,我們現在就把這個版本的WCDMA叫做HSDPA。在接下來技術進一步進化,到了R6版本時,提出了HSUPA(高速上行分組資料接入技術),這個技術在保持R5版本的下行速度不變的情況下大幅度強化了HSDPA的最高上行速度,提升到5.76Mbps,我們現在就把R6版本的WCDMA叫做HSUPA,R5和R6版本統稱HSPA。技術總是進化的,到了R7版本時,HSPA+出現了,這個版本保持R6版本最高上行速度的情況下,強化了R6的最高下行速度,提升到21Mbps/28Mbps/42Mbps,甚至56Mbps/84Mbps!當然,後續還有R8的HSOPA和FDD-LTE等後續演進技術(這就說明了為什麼WCDMA最成熟)。目前聯通的3G網路已經全部是R5版本的HSDPA,很多城市也已經升級到R6的HSUPA,有56個城市的熱點地區也升級了21Mbps的HSPA+。通俗的理解,HSDPA和HSUPA還有HSPA+都可以算是WCDMA的“兒子”,但是我們通常只把R99/R4的WCDMA版本叫WCDMA,其他版本就直接叫那個版本新加入的技術名字。說了這麼多,如果還不懂的話你再追問,以上均原創,希望你滿意我的回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