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88313769420

    三星固態硬碟PRO和EVO簡單來說定位有所區別,PRO定位高階旗艦型號,EVO定位親民大眾型號。我從官方客服得到答案是,EVO用的是快閃記憶體顆粒是Samsung V-NAND 3bit MLC,PRO用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是Samsung V-NAND 2bit MLC,而實際Samsung V-NAND 3bit MLC就是3D TLC顆粒。

    所以可以總結為:PRO主要採用的是可靠性和效能非常出色的MLC NAND顆粒,EVO而採用的是價效比且可靠性也非常高的3D TLC NAND顆粒。

    到底啥是MLC啥是TLC,大家可能有些暈,我先給大家簡單普及下。

    顆粒的傳統分類:SLC、MLC、TLC

    簡單來說,NAND快閃記憶體中儲存的資料是以電荷的方式儲存在每個NAND儲存單元內的,SLC、MLC及TLC就是儲存的位數不同。

    SLC(Single-Level Cell)單層式儲存每個儲存單元僅能儲存1bit資料,同樣,MLC(Multi-Level Cell)可儲存2bit資料,TLC(Trinary-Level)可儲存3bit資料。一個儲存單元上,一次儲存的位數越多,該單元擁有的容量就越大,這樣能節約快閃記憶體的成本,提高NAND的生產量。

    MLC的優勢在於,TLC需要識別8種訊號,而MLC只需要識別4種訊號,可以花更少時間來讀取資料。因此,3D NAND出現之前,MLC在效能和可靠性上,是高於TLC的。但是,隨著三星的3D TLC的出現,TLC與MLC的效能和可靠性逐漸拉小差距。

    3D NAND快閃記憶體:三星的殺手鐧級產品

    剛介紹的NAND快閃記憶體不僅有SLC、MLC和TLC型別之分,為了進一步提高容量、降低成本,NAND的製程工藝也在不斷進步,從早期的50nm一路狂奔到目前的15/16nm。雖然先進工藝雖然帶來了更大的容量,但是NAND快閃記憶體的製程工藝是雙刃劍,容量提升、成本降低的同時可靠性及效能都在下降,因為工藝越先進,NAND的矽基越薄,可靠性也越差,廠商就需要採取額外的手段來彌補,但這又會提高成本,以致於達到某個點之後製程工藝已經無法帶來優勢了。

    相比之下,3D NAND解決問題的思路就不一樣了,想要提高NAND的容量、降低成本,廠商不需要費勁心思去提高製程工藝了,轉而堆疊更多的層數就可以了,這樣一來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容量、效能、可靠性都有了保證了。

    由於已經向垂直方向擴充套件NAND密度,那就沒有繼續縮小電晶體的壓力了,所以三星可以使用相對更舊的工藝來生產3D NAND快閃記憶體,做成3D V-NAND MLC或者3D V-NAND TLC。現在三星已經就這樣做了,Pro是3D MLC,Evo是3D TLC。使用舊工藝的好處就是P/E擦寫次數大幅提升,而且電荷干擾的情況也因為使用舊工藝而大幅減少。

    過去房子基本都是一層平房,要想在固定大小的房子裡隔出更多的房間,就需要壓縮每個房間的空間。隨著租客越來越多,房間空間越來越小了,只能放一張床了,再繼續壓縮的話,人都住不了。怎麼辦?聰明的建築師想到了可以在房子上再蓋房子,拓展垂直空間。現在好了,有人可以搬到樓上去,大家再也不用擠在那麼小的房間。3D NAND快閃記憶體思想就是這樣的,不是一味的在一個平面提升快閃記憶體密度,而是堆積多個平面,達到提升快閃記憶體容量的目的。將平房增加樓層蓋成高樓,單位面積內可容納的人就會更多,這點是同理的。

    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結論3D MLC>3D TLC>2D MLC>2D TLC,現在不管購買三星PRO還是EVO都不用過分考慮SSD快閃記憶體壽命問題,可能電腦主機完全淘汰了SSD還健在,而從正常使用考慮三星EVO採用3D TLC技術也足以應對日常資料處理,追求更高效能的使用者則可以考慮三星PRO系列產品,效能更為出色!

  • 2 # 使用者2008204498042

    850pro是採用MLC快閃記憶體,而850evo是採用TLC快閃記憶體(成本低很多),前者無論在速度和壽命上都好於後者,850EVO是採用一塊區域以SLC模式暫存資料,然後迅速轉移到TLC上(SLC快閃記憶體速度和壽命更好),AS_SSD_Benchmark測試軟體正好在這個區域內進行測試,所以測試分數很高,一旦這個區域被佔用,再測試就會是TLC部分,分數就會明顯下降。所以850EVO要比850pro便宜很多。目前採用TLC快閃記憶體的只有三星840EVO和850VEO,外加閃迪的一款,其餘基本都是MLC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筆墨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