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信一姐525

    此詩歷代評價極高,而且前人給的評語已經足夠豐富了。這首詩,透過字面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沉重,這是我第一次讀的感覺。當然,我們讀詩要有自己的感受。要了解這首詩,不僅要從詩歌本身去理解,還要從創作背景,以及詩中人物的人生際遇等方面入手。--------------------------------------------------------------------------------------------------------------------------------------------【落花時節又逢君】 “落花”這個詞,含隱喻,有著雙重意思。一是指季節,二是暗指國家風雨飄搖、山河破碎的現狀。“落花”在古典詩詞裡面,向來表達消極、憂傷、悲劇、遲暮的色彩。如劉希夷“坐見落花長嘆息”、張泌“猶為離人照落花”、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晏殊“落花風雨更傷春”,又如杜牧的“落花猶似墜樓人”。所以杜甫他說“落花”時節又逢君,表面上傳達出一種浪漫的美感,但其實它內在的情意,絕沒有尋常時候老朋友見面表達欣喜的意思,他的內心,在此時一定是沉痛的,感慨萬分的,甚至還包含著尷尬和同病相憐。因為這個見面不是尋常時候,安史之亂,使當年在長安無數風光的人灰頭土臉,連唐明皇都“倉皇南逃生煙塵”,最後連自己的心愛女人都保護不了。而杜甫和李龜年,同樣流離失所,一個在民間賣藝,一個如喪家之犬。雖然李龜年以前也是賣藝,但那是在宮廷賣藝,賣藝給李隆基,是唐明皇的御用樂師,顯赫無比。我們都知道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給楊玉環寫了三首清平調,當時就是由李龜年帶著梨園弟子,親自演唱。《松窗雜錄》雲:開元中,禁中初種木芍藥,得四本,紅、紫、淺紅、通白繁開。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輦從,李龜年手捧擅板,押眾樂前,將欲歌之。上曰:焉用舊詞為?命龜年宣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調》三章,白承詔賦詞,龜年以進。上命梨園弟子約格調、撫絲竹,促龜年歌,太真妃笑領歌意甚厚。張君房《脞說》指此為《清平樂》曲。這境遇兩相對照,你覺得杜甫不正是唯恐避之不及,不尷尬麼?這樣的相遇,兩個人內心肯定都是微妙而複雜,都是難以言說的。杜甫是個憂國憂民的人,這是許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然而更多人不完全清楚的是,他的一生有多少痛苦與哀愁。一生充滿沉痛和坎坷,客居長安十年不得志。不僅是仕途失意,不僅親身經歷了一個盛世的興衰、國破家亡,連自己的妻兒子女都照顧不好,跟著自己顛沛流離。他44歲時,小兒子被活活餓死。48時,一家老小蝸居在成都郊外的茅草屋裡面,貧困交加,兒子經常餓的嚎啕大哭,他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寫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樣的一個人,他心裡隱藏的血淚太多,痛苦太多。此刻兩個昔日故友,他鄉相遇。昔日的宮廷樂師,淪落湖南賣唱,而杜甫,仍一貧如洗,窮困潦倒。昔日長安盛事樂景恍惚如夢,而現實愈加殘酷。勾起了杜甫太多的心事,觸痛了他的內心。不僅是痛苦、辛酸、感慨、憂憤,還有很多複雜的情緒,一言不能道盡。所以《詩境淺說續編》說:“少陵為詩家泰斗,人無間言,而皆謂其不長於七絕。今觀此詩,餘味深長,神韻獨絕,雖王之渙之“黃河遠上”,劉禹錫之“潮打空城”,群推絕唱者,不能過是。此詩以多少盛衰之感,千萬語無從說起,皆於“又逢君”三字之中,蘊無窮酸淚。”而談到李龜年,不得不說另一件事。當初王維寫過一首《相思》贈給李龜年,此詩一作《江上贈李龜年》,詩云: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首詩的經典就毋庸置疑了,當時宮廷的梨園子弟也最愛唱這首詩。但後來李龜年流落江南(湖南)時,也就是跟杜甫相逢的地方。李龜年在筵中再次演唱這首《相思》,坐中之人無不動容,泫然淚下。

  • 2 # 滋味還堪養老夫

    落花,一般在暮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風景秀麗的江南,在承平時代,原是詩人們所向往的作快意之遊的所在。詩人真正置身其間,所面對的竟是滿眼凋零的“落花時節”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藝人。“落花時節”,如同是即景書事,又如同是別有寓託,寄興在有意無意之間。它無情地證實“開元全盛日”已經成為歷史陳跡,一場翻天覆地的大動亂,使杜甫和李龜年這些經歷過盛世的人,淪落到了不幸的地步。感慨是很深的,但詩人寫到“落花時節又逢君”,卻黯然而收,在無言中包孕著深沉的慨嘆,痛定思痛的悲哀。這樣“剛開頭卻又煞了尾”,連一句也不願多說,顯得蘊藉之極。清代沈德潛評此詩:“含意未申,有案未斷。”詩人這種“未申”之意對於有著類似經歷的當事者李龜年,是不難領會的;對於後世善於知人論世的讀者,也不難把握。

    請新增詳細解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測器的一個重要的效能指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