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關於“死亡”的說法 一、等級 1、崩:天子死曰崩,例如駕崩、山陵崩等。 2、薨:諸侯死曰薨。 3、卒:士大夫死曰卒。 4、不祿:士死曰不祿。 5、死:庶人死曰死。 二、宗教 6、圓寂:佛教用語,指僧尼死亡。 7、涅槃:佛教用語,指所幻想的超脫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的代稱(指佛或僧人)。 8、坐化:佛教指和尚盤膝端坐死亡。 三、避諱及謙稱 9、百年以(之)後:死亡的委婉說法。 10、見背:(書面語)指長輩去世,委婉的說法。例如: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 11、歸天:婉詞,指人死。 12、上天:迷信的人指到深佛仙人所在的地方,也用作婉詞,指人死亡。 13、仙逝:婉詞,稱人死。 14、填溝壑:把自己的死說成填溝壑。例如: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觸龍說趙太后》。 四、褒貶 15、犧牲:為了正義的目的捨棄了自己的生命。 16、就義:為正義事業而被殺害。 17、見閻王:指死,含有貶義。 18、蹬腿:(蹬腿兒)指人死亡(含詼諧意) 19、一命嗚呼:指死(含詼諧意) 20、見鬼:指死亡或毀滅。例如:讓這些害人蟲見鬼去吧。 21、翹辮子:死(含譏笑或詼諧意)。例如:袁世凱做皇帝沒幾天就翹辮子了。 五、中性 22、歿:(書面語)死。 23、殤:(書面語)沒有到成年就死去。 24、夭折:未成年而死,比喻事情中途失敗。 25、亡故:死去。 26、斷氣:停止呼吸,死亡。 27、逝世:去世,多用於名譽、地位較高的人。 28、上西天:指死王,帶有點不好的意味。 29、老死:由於年老體衰而死亡(區別於病死) 30、昇天:稱人死亡(迷信) 31、壽終正寢:指年老病死在家中。 32、下世:去世。 33、猝死:突然死了。 34、行將就木:壽命已經不長了,快要進棺材了。 35、晏駕:君主時代稱帝王死。
文言文中關於“死亡”的說法 一、等級 1、崩:天子死曰崩,例如駕崩、山陵崩等。 2、薨:諸侯死曰薨。 3、卒:士大夫死曰卒。 4、不祿:士死曰不祿。 5、死:庶人死曰死。 二、宗教 6、圓寂:佛教用語,指僧尼死亡。 7、涅槃:佛教用語,指所幻想的超脫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的代稱(指佛或僧人)。 8、坐化:佛教指和尚盤膝端坐死亡。 三、避諱及謙稱 9、百年以(之)後:死亡的委婉說法。 10、見背:(書面語)指長輩去世,委婉的說法。例如: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 11、歸天:婉詞,指人死。 12、上天:迷信的人指到深佛仙人所在的地方,也用作婉詞,指人死亡。 13、仙逝:婉詞,稱人死。 14、填溝壑:把自己的死說成填溝壑。例如: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觸龍說趙太后》。 四、褒貶 15、犧牲:為了正義的目的捨棄了自己的生命。 16、就義:為正義事業而被殺害。 17、見閻王:指死,含有貶義。 18、蹬腿:(蹬腿兒)指人死亡(含詼諧意) 19、一命嗚呼:指死(含詼諧意) 20、見鬼:指死亡或毀滅。例如:讓這些害人蟲見鬼去吧。 21、翹辮子:死(含譏笑或詼諧意)。例如:袁世凱做皇帝沒幾天就翹辮子了。 五、中性 22、歿:(書面語)死。 23、殤:(書面語)沒有到成年就死去。 24、夭折:未成年而死,比喻事情中途失敗。 25、亡故:死去。 26、斷氣:停止呼吸,死亡。 27、逝世:去世,多用於名譽、地位較高的人。 28、上西天:指死王,帶有點不好的意味。 29、老死:由於年老體衰而死亡(區別於病死) 30、昇天:稱人死亡(迷信) 31、壽終正寢:指年老病死在家中。 32、下世:去世。 33、猝死:突然死了。 34、行將就木:壽命已經不長了,快要進棺材了。 35、晏駕:君主時代稱帝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