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秦代度量衡制度中規定: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與現代國際單位制比較,1斤約合0.5千克。歷代斤的重量:西漢每斤,258.24克;東漢每斤,222.73克;魏晉每斤,222.73克;南齊每斤,334.10克;梁、陳每斤,222.73克;北魏每斤,222.73克;東魏每斤,445.46克;北齊每斤,445.46克;北周每斤,250.66克;隋朝每斤,668.19克;唐朝每斤,596.82克。從有“斤”這個概念開始,一直到民國結束,歷朝歷代的“斤”統統是16兩,而不是今天的10兩。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兩”的重量輕而易舉,一律除以16就是。擴充套件資料:中國古代的重量單位:中國的重量單位,以見於彝器上的鋝和勻為最早,但一鋝是多少以及鋝和勻的關係都無法知道,這兩個單位在戰國時期顯然還在使用,秦漢間的文獻對於鋝的重量也沒有一致的說法。中國的鋝雖有輕重兩種說法,大概通行的是重的一種,即三鋝重二十兩。這由毛公鼎銘中的"取三十鋝"可以證明那裡的鋝不可能只有十一銖多重。在戰國時期只有兩種重量單位,即斤和鎰,一斤為十六兩;一鎰為二十兩。從當時文獻中的記載看來,這兩個單位是亂用的.。這兩個單位同鋝和勻似乎沒有正式的聯絡,這是一件難以解釋的事。雖然後來的人用銖兩把這幾個單位聯絡起來,四個單位都成為銖或兩的倍數。可是在甲骨文和殷周間的金文中似乎並沒有銖和兩這兩種單位。現代的「斤」按照各地使用習慣,與公制有如下換算:中國大陸1斤 等於 500克(g)香港澳門1斤 約等於 605(g)臺灣1斤 等於 600克(g)現時香港法律規定一斤等於一百分之一擔或者十六兩,即 604.78982 克(g)臺灣市集常用臺製:1臺斤= 600 克。但金門與馬祖鄰近福建省,不使用臺斤,所謂的「斤」為1斤= 500 克。斤的起源:中國古代有個官職叫「司馬」,司馬主要掌管軍事,其中因為糧秣管理需要秤重,於是「司馬」就和重量單位扯上關係。中國自周代開始有重量單位:斤、兩、錢、分。也稱為「司馬斤」、「司馬兩」等,計量的工具叫做「司馬秤」,這一標準也叫「司馬平制標識」。一司馬斤等於十六司馬兩,「半斤八兩」就是這麼來的。
中國秦代度量衡制度中規定: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與現代國際單位制比較,1斤約合0.5千克。歷代斤的重量:西漢每斤,258.24克;東漢每斤,222.73克;魏晉每斤,222.73克;南齊每斤,334.10克;梁、陳每斤,222.73克;北魏每斤,222.73克;東魏每斤,445.46克;北齊每斤,445.46克;北周每斤,250.66克;隋朝每斤,668.19克;唐朝每斤,596.82克。從有“斤”這個概念開始,一直到民國結束,歷朝歷代的“斤”統統是16兩,而不是今天的10兩。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兩”的重量輕而易舉,一律除以16就是。擴充套件資料:中國古代的重量單位:中國的重量單位,以見於彝器上的鋝和勻為最早,但一鋝是多少以及鋝和勻的關係都無法知道,這兩個單位在戰國時期顯然還在使用,秦漢間的文獻對於鋝的重量也沒有一致的說法。中國的鋝雖有輕重兩種說法,大概通行的是重的一種,即三鋝重二十兩。這由毛公鼎銘中的"取三十鋝"可以證明那裡的鋝不可能只有十一銖多重。在戰國時期只有兩種重量單位,即斤和鎰,一斤為十六兩;一鎰為二十兩。從當時文獻中的記載看來,這兩個單位是亂用的.。這兩個單位同鋝和勻似乎沒有正式的聯絡,這是一件難以解釋的事。雖然後來的人用銖兩把這幾個單位聯絡起來,四個單位都成為銖或兩的倍數。可是在甲骨文和殷周間的金文中似乎並沒有銖和兩這兩種單位。現代的「斤」按照各地使用習慣,與公制有如下換算:中國大陸1斤 等於 500克(g)香港澳門1斤 約等於 605(g)臺灣1斤 等於 600克(g)現時香港法律規定一斤等於一百分之一擔或者十六兩,即 604.78982 克(g)臺灣市集常用臺製:1臺斤= 600 克。但金門與馬祖鄰近福建省,不使用臺斤,所謂的「斤」為1斤= 500 克。斤的起源:中國古代有個官職叫「司馬」,司馬主要掌管軍事,其中因為糧秣管理需要秤重,於是「司馬」就和重量單位扯上關係。中國自周代開始有重量單位:斤、兩、錢、分。也稱為「司馬斤」、「司馬兩」等,計量的工具叫做「司馬秤」,這一標準也叫「司馬平制標識」。一司馬斤等於十六司馬兩,「半斤八兩」就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