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湖北老衛

    在戰國封建割據時期,各地“田疇異畝,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統一後,這許多“異"大體都同化為“同"了。但諸侯割據造成的語言、文字上的地區差別依然存在,很不利於政策、法令的推行,於是秦始皇下令“書同文"。

    歷史上周朝留下來的文字,筆畫繁重,稱為大篆,或稱籀文。戰國時東方齊魯地方文化發達,通行一種比較省便的字型,後人稱為古文、蝌蚪文或孔壁古文。李斯訂定文字時,依據籀文古文,創造出一種筆畫簡省劃一的字型,稱為秦篆,或稱小篆,並以此作為標準文字。另有獄吏程邈,因罪拘禁獄中十年,專心造成一種筆畫更省便的文字,叫做隸書。因這種字型更便於書寫,便被用於日用文字。

    秦始皇實行“書同文",不僅消除了文字的地域性差別,有利於文化的傳播;更讓文字整齊簡易,便於文化典籍的交流和儲存。

  • 2 # 旅客69

    是以小篆統一的……實際上秦朝用的是繼承西周的最正統漢字……反而當時稱呼秦國是野蠻人的六國反而用得是異體字……

    秦國幫助周平王東遷以後,被封為諸侯,獲得了西周在陝西老家的土地,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化,包括最傳統的漢字……

    可以說漢字的演化歷史是,甲骨文——金文——大篆

    甲骨文

    無論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只是書寫地方不同,都是漢字,比如甲骨文和金文一直都在商朝和西周使用,甚至秦朝也在使用甲骨,刻在甲骨上叫甲骨文,刻在銅製金屬上叫金文,刻在石頭上的叫石鼓文……

    而甲骨文和金文更像圖畫文字,比較圓潤,而後來刻在石頭(石鼓文),或者竹簡的上稱之為大篆,大篆書寫開始變得規範化,有些方塊字的感覺了……狹義上的大篆也稱之為石鼓文,瘤文等……

    後來統一天下,李斯在秦國大篆的基礎上,開始推行天下統一的小篆……據說後來演變成了更規範更容易看懂的隸書,隸書在漢朝非常流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命和金錢,究竟哪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