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2

    大學教育呈現“去職業化”趨勢

    過去,大學培養的畢業生是人才,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更多的是研究生教育的預備。

    新京報:現在不少大學生都比較看重畢業實習,希望透過畢業實習期間的表現打動用人單位。

    張雪梅:我曾經跟實習的大學生講,實習的選擇是很重要的。不要為了待遇去實習,更不要總是覺得,用人單位在拿自己當廉價勞動力使用;而要在實習過程中學到自己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經驗,歷練自己。相對於大學裡學習到的專業知識而言,在實踐中獲得的這些知識和經驗或許對一生也很有用。

    新京報:大學生薪酬期望值的不斷降低,是否意味著高等教育在市場面前反應遲緩?

    程方平:大學教育的問題我概括了三點:一是出國熱,二是考研熱,三是去職業化。

    出國熱和考研熱大家一看都知道,至於去職業化,在我看來,就是一部分大學生結束學業、拿到學位後,卻不懂什麼叫職業,什麼叫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倫理,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完成得漂漂亮亮,只是侷限於自己的薪酬待遇,抱怨這方面那方面不盡如人意;而對於其他一些職業,尤其是一般職業,則往往從心底瞧不起,而且瞧不起那些從事這些職業的勞動者。

    他想坐辦公室,當白領,拿高工資,但是卻對職業沒感覺,沒有職業規範意識和職業道德,這些都是大學教育本身的問題。我們的大學教育重知識,輕文化,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大學教育明顯對大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存在很大欠缺,導致了大學畢業生去職業化的問題。

    這三點使得大學本身的功能在退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考託福教學、考研教學。而過去,大學培養的畢業生是人才,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其實還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人才,而是研究生教育的預備。大學有些迷失自我。

    王科力:在我聽到的其他求職故事和我的一些朋友的經歷中,不少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會遭遇到一些問題。比如說用人單位不願招聘女生、不願招聘乙肝病毒攜帶者。

    新京報:這個問題很有普遍性。對這些問題該怎麼看?

    張雪梅:這個問題需要具體分析。從我們單位這邊來說,招聘員工沒有特別的要求,關鍵是看應屆畢業生是否有發展潛力,是否能夠跟隨企業一起迅速發展。

    但確實有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某些職位的時候更傾向考慮男生,例如有些職位需要經常出差,男性的人身安全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比女士要好一些,不能說這就是歧視女性。當然,還有一些職位更喜歡招聘女生,例如客戶服務人員,女性的耐心細緻和對客戶需求的敏感就比男性相對好一些,這些都是與不同職業的特點有關係,不能說都是歧視。

    程方平:男性女性各有自己的性別優勢,就業時候有些偏向,也是可以理解的。關鍵是我們如何來處理。作為用人單位,應該儘量減少這方面對求職者的刺激。前幾年有些用人單位公開打出“謝絕女生”這樣的招牌,就是反例。作為求職者也要改變以往的依附心態。

    張雪梅:再比如說,現在還有一種普遍的心態,認為乙肝病人會給企業帶來負擔,所以企業歧視他們。但是,作為企業中的人力資源從業人員來講,首先需要考慮的,更是社會對這些人員的看法,企業員工對他們的接受程度。就我們現在的社會環境,如果招聘了艾滋病、乙肝病毒攜帶者等人員,我們到底是要保護這些人員的隱私,還是要關注其他那些健康同事的知情權?企業不會歧視這樣的一個特殊人群,而是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大學生要著眼長遠發展

    其實,把握好任何一個就業機會都可能意味著成功。

    新京報:對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和創業,有哪些具體的建議?

    張雪梅:我建議大家要珍惜就業機會。由於近年大規模擴招,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城市的高等教育已經步入大眾化階段,不再像以前,優秀的學生才可以進入大學學習,因而大學畢業生不再是稀缺的狀態,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是一個基本特徵,就業壓力普遍很大;其次,我們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導致很多畢業生傾向於留在大城市就業,也導致大城市因人才集中而無形中提高就業門檻;而另一方面,不少大學生忙著投簡歷、參加招聘會,希望獲得一個更理想的職位。其實,把握好任何一個就業機會都可能意味著成功。

    程方平:我覺得大學生自主創業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畢竟,工資待遇只是一個方面,大學生還應該為自己長遠的發展做更多的思考,比如說,哪些方面更適合自己價值的實現,這就和創業緊密聯絡在一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秋天的長句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