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45622714308
-
2 # 使用者4478742723618
五爺是護法龍王
祈竹活佛開示佛壇陳設:
一個完整的佛壇,應該起碼有一尊本師釋迦牟尼像、一本佛經及一座舍利塔,分別表義佛陀之身、語、意。在此以外,可以也供奉其他佛像及菩薩像,但其他佛像應放在本師釋迦牟尼像(或圖片)之旁位或略低一點的位置,菩薩像再放旁一點或低一點,如果也供奉出世間護法,則再要放低一點。只要如以上所述次第排列,可以把佛、菩薩及出世間護法在一起供。世間的神明、祖先、龍族及地神等,我們三寶弟子不應依止。如要略事供養,亦不可放在佛壇上,只可分開其他地方而供奉,而且不應生起依止信皈的念頭。對已死的祖先供奉,其實並不能為他們帶來真正益處,倒不如以利益他們的心而代為供養三寶,把功德迴向予他們。祭祀祖先是漢地民間傳統,並不是佛教的。
你好!
1、
相傳五臺山原名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沙走石,夏天酷熱難當,農民們根本無法到田裡種莊稼。文殊菩薩碰巧到這裡傳教,看到人們遭受苦難,決定改變這裡的氣候。
文殊菩薩瞭解到東海龍王那裡有一塊神石叫“歇龍石”,可以把乾燥的氣候變得溼潤,於是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裡借歇龍石。
文殊菩薩來到東海,見龍宮外面果然有一塊巨石。還沒有走到跟前,已經感覺到一股涼氣迎面撲來。文殊菩薩見到龍王,說明來意。龍王很抱歉地說:“大法師借什麼都行,唯獨這塊歇龍石不能借。因為它是花了幾百年工夫從海底打撈上來的,清涼異常,龍子們每天工作回來,汗水淋漓,燥熱難耐,便在上面歇息養神,你若借去,龍子們就沒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薩反覆說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為了造福於人間特地來求援的。
龍王心裡不願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絕文殊菩薩的請求。估計這位老和尚一人無法將石頭運走,龍王勉強答應說:“神石很重,沒有人能幫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動,就拿走吧!”
文殊菩薩謝過龍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唸咒語,立刻使巨石變成了小小的彈丸。文殊菩薩將彈丸塞進袖筒,然後飄然而去。老龍王驚得目瞪口呆,後悔莫及。
文殊菩薩回到五峰山時,正是烈日當空,因為久旱不雨,大地乾裂,人們遭受著深深的苦難。文殊菩薩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間的一條山谷中,奇蹟發生了:五峰山立刻變成一個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於是,這條山谷被命名為清涼谷,人們又在這裡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涼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涼山了。至今,五臺山又叫清涼山。
2、
五臺山風景如畫,清涼如水,山巒嫵媚,香菸繚繞。每日正午,太陽照群山,五個山臺金光四射,大地一片輝煌,就像諸佛開了慧眼一般。生活在五臺山的人們安居樂業,吉祥幸福。他們朝聽晨鐘,夜聞暮鼓,這一切都是五爺為世人開闢出來的好山好水的佛教仙界。
相傳五爺是東海龍王之子,排行老五,名字叫聖衍。
傳說五爺到五臺山遊玩,巧遇西天如來佛祖帳下文殊菩薩到五峰山下開闢道場,經文殊菩薩點化,同到東海龍宮借得歇龍石,將原來陡峭險峻的刀削斧劈的五峰山,變成了巋巍敦厚的五個臺子,從此,世人改稱之為五臺山。五臺山一改過去那種氣候惡劣,冬天寒風刺骨、冰封大地;夏日炎炎、酷暑難擋,而變成常年氣候宜人,清爽可愛,夏無酷熱,冬無嚴寒,滿山遍綠,花果四季的東方佛教天國,世界佛教聖地。
據說五爺從此與文殊菩薩一起落戶五臺山。現如今五臺山上有一座氣勢雄偉的萬佛閣,就是由文殊殿、五龍王殿、禪房、戲臺四個建築群組成,如同棋盤,佔地兩千多平方米,其中五龍王殿中,供奉著大龍王、二龍王、三龍王、龍母、五龍王及雨師,其中五龍王供在殿堂中間突出的位置上。
自從五龍王落戶五臺山,五臺山周圍數百里地方,年年風調雨順,人民歲歲幸福安康。巍巍五臺山,明媚如畫,山泉水流潺潺,土沃草茂,牛羊肥壯。五龍王在民間深受世人崇敬,五龍王對眾生慈悲為懷,有求必應,世人對五龍王朝拜絡繹不絕,五龍王被世人親切地稱為五爺。
也有傳說描述五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佛法無邊,曾救過大清聖主皇帝康熙爺,也曾施恩救過眾生。百姓傳說五爺有無窮無盡的智慧,有廣闊無際的胸懷,五爺憐憫眾生,慈悲世人,善男信女供奉五爺,求官得官,求生得子,求財得財,無所不應。供奉五爺,能趨吉化兇,華蓋錦旗,勝世妙景,供奉五爺,樂善好施,開智長慧。
相傳五爺還是東海龍宮的財神,總管天下人間收成,世人供奉五爺,為了風調雨順,世人供奉五爺,為了財源廣進,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