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毛爾

    寺廟越修越大,信佛之人越多,

    無需心中有佛,有錢燒來佛佑。

    蒿山少林上市。何需擔心無銀。

  • 2 # 茅臺的潘潘

    其實大不份人都瞭解到寺廟現在是什麼情況,修建時有政府撥款,富商捐贈,市民眾籌,其實眾籌這模式出處還是宗教,但什麼時代都會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特別現在這個社會,商業化特別嚴重,把寺廟當斂財的重要工具來使用,還記得法門寺嗎?不就是這樣嗎?好像大和尚都被動搖了,說得有點多,點到為止

  • 3 # 使用者6811105413811

    讓人感覺總是迷,不愧是佛家弟子!堪稱乾坤大魔移。凡夫俗子悟不透!餞難大磨幾!空門難尋粗衣識經論佛禪,大乘小乘難度人,佛門本是清靜地!七情六慾難斬盡,怎能悟懂真經到西天,因果、惡果、尋未明那來正果道身前。

  • 4 # 亞林旅行記

    1、在早期的佛教僧團,僧人們以乞食為傳統,物質生活非常簡樸。

    3、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地處名山大川的寺院都成了遊覽景點,這無疑大大增加了寺院的經濟收入。除經懺佛事和信徒供養比以往更豐厚之外,又增添了門票和服務行業的收入。寺院收入因此有了一定的穩定性,並獲得了經濟自主權。即使沒有信徒的供養,也能維持寺院的基本開支。

    我所在的地方,最大的寺廟佔地40萬平方米。開始籌建的時侯都是有佛教協會撥款,還有一些佛教信徒,一些社會上的有錢人都是會捐款的。

    平日裡就靠香客和遊客給的香火錢,許願祈福都是收費的,二三十塊錢這樣,還有自稱開了光的供品出售。平日很多有錢人都是開小車直接進寺廟佈施大袋的大米,和一些生活用品等。可以說寺廟很多方面都是有好心人資助的。

  • 5 # 隨心所欲不繫舟

    寺廟越建越大,這些僧人大筆財源從何處來?我所知道,最大的一筆財源耒自改革開放後,積聚了天文數字的土豪居士們的捐助。我在九華山旅遊時,見都在大建大殿,塑地藏王菩薩的幾十米高的銅像。還聽說,這位土豪居士施主要求,在已建的地藏王菩薩立像的臉部要參照居士的照片。學武則天龍門石窟的塑像的樣。這樣,這位居士供養人,活著的時候為維護好此大殿與佛像,會每年每月向寺廟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作為寺廟供養。而土豪居士內心也得到極為滿足,他用了自已及家族幾輩子也用不完的錢來做功德。僧人會對他評價,其功德無量。居士今天是寺廟最大的供養人,後世的佛教徒根據按居士臉塑的佛像,傳當年的土豪居士供養人就是當時的地蕆王菩薩的轉世。土豪居士也就成佛成菩薩了,受後世佛教僧人與信徒永久香火供拜。這對有化不完的天文數字資產的土豪居士來說是一筆永世的投資。對有佛教信仰的他來說,你想,誘惑力會多大。從此,寺廟裡的人還會擔心沒錢生存嗎?

  • 6 # 玄門青燈

    寺廟的人靠什麼生活,

    我來回答一下唄!

    在寺廟常住生活的人,

    一般分出家僧人和義工兩種。

    一般寺廟都建在深山大林裡,

    裡面的生活特別簡單,

    每日晨鐘暮鼓,誦經唸佛

    或者出坡勞動,看殿護堂。

    1:每月給出家人發單資。

    大概每個有300塊到1000塊左右的單資。

    視各個寺廟的規定。

    2:在家信眾的供養。

    很多信眾到寺廟添燒香拜佛,除了放點錢到功德箱之外,有的會給點錢出家師父。一般是5塊,10塊的。這叫種福田。

    3:自給自足。

    寺廟的香油錢拿來修繕寺廟和日常使用之外。有的寺廟還有農耕禪。寺廟的出家僧人自己種田,自己收割,自己種菜,自己日常吃。他們視這個也是修行的一種,古代還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這種說法。

    至於在寺廟的義工,都是發心護持三寶;一般是沒有生活補貼的。

    如果做長期的,可以申請轉為員工,領300塊到1000塊左右的生活補貼。他們一般分為打掃衛生,看殿堂,齋堂煮飯等工作…

    我說的比較簡化了,希望你能一看就瞭解個大概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戈爾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