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82應用中,轉換引數大概分為校正引數、四引數、七引數和擬合引數,這些引數全部體現在S82的採集手簿即工程之星上。 校正引數是一個核心的內容,它是透過一個已知點來校正,求出WGS84座標系統的座標值與實際應用座標值的三維差值,即△X、△Y、△H。校正引數從原理上說參考站每次開機都需要重新校正,如果參考站架設在同一地點,且每次開機發射的WGS84座標都已經透過設定來固定,那麼校正引數就不需要再重新求。工程之星軟體可以設定為參考站發射座標固定,這種方法因侷限於參考站每次只能架設在同一個點上,因此很少採用。所以每次開機校正一次是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參考站可以在已知點上,也可以在未知點上,但每次都需要一個已知點。如果參考站在已知點,那麼流動站可以在任何地方輸入參考站座標來校正;參考站在未知點,流動站必需到已知點上輸入流動站座標進行校正。對於參考站在測量中位置不動而偶爾關機的情況(如電瓶電量耗盡),工程之星最近加入了一項自動改正,再次開機時軟體會自動提示參考站座標已變,選擇重新計算即可繼續使用,不需要再重新校正。可以看到,校正引數只是一個點的三維改正值,它默認了使用點所在的座標系與WGS84座標系北方向是一致的,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隨著距離的增大RTK測量結果會和已知座標系產生越來越大的偏移量,誤差也會越大,所以採用標準座標系時這種方法僅限於1km左右的測量範圍。當然如果是假定近似直角座標就沒有這種距離限制,因為通常假定的座標北方向與WGS84方向是一致的。四引數和七引數並不是一個概念,四引數是同一橢球不同座標系之間的轉換引數,表示為△X、△Y、A(旋轉角)、K(尺度比),七引數是兩個不同橢球之間的轉換引數,表示為△X、△Y、△Z、△α、△β、△γ、△K,三個平移、三個旋轉和一個尺度引數,是不嚴密的。四引數和七引數是不能同時使用的,兩者只能選其一,那麼在具體測量時怎麼確定這兩種引數是一個關鍵問題。RTK直接測量的座標是屬於WGS84座標系,我們通常用的是國家標準座標系統,比如1954年北京座標系,兩者並不是一個橢球,那麼原則上講需要七引數才可以實現兩個橢球的轉換,我們才有可能採集到54座標。但在不能精確求取七引數的情況下,工程之星是把WGS84的原始經緯度作為北京54的經緯度處理,這樣一來就可以透過採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北京54已知點來求取四引數。工程之星上提供了兩種求取四引數的方法:一是利用控制點座標庫,即在未校正的情況下先採集所有已知點的WGS84座標,再開啟控制點座標庫把相同點在兩套座標系統內的座標依次輸入,軟體就會自動計算出四引數並給出點位精度;另一種方法就是利用校正向導的多點校正,多點校正不同於單點校正,單點校正只能在第一個嚮導點出現時校正,計算出的是上面提到的校正引數,而多點校正則是每個嚮導點都需進行校正,兩個點以上即可求出四引數,並自動啟用。七引數的求解方法一般是靠做控制測量即靜態測量。S82靜態測量的資料匯入平差軟體進行處理後,軟體會自動求出七引數,在做RTK測量時可以直接輸入使用。七引數相對於四引數來說可以認為是更準確、精度更高,而且七引數所覆蓋的測區範圍比四引數大.擬合引數是指高程擬合引數,在需要高精度的正常高高程值時,用RTK測量必須合理地求解高程擬合面,這樣才能滿足一般作業要求。GPS靜態測量高程最高可以達到三等水準的精度,做RTK時為四等或四等以外,它的前提是必須有高精度的高程擬合面。求擬合引數實際上就是求一個區域高程異常的過程,S82的工程之星提供了計算高程擬合引數的方法,在利用控制點座標庫求四引數時,如果帶有高程的已知點個數達到3個以上,那麼軟體會另外計算高程擬合引數並自動啟用。以上是求引數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轉換引數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以一定要正確求取,最好留一些點進行檢查,以實時把握引數的精度。具體求引數時主要是對已知點的要求比較多,有以下幾個方面:1、控制點的數量應足夠。一般來講,平面控制應至少三個,高程控制應根據地形地貌條件,數量要求會更多(比如6個或以上)以確保擬合精度要求。2、控制點的控制範圍和分佈的合理性。控制範圍應以能夠覆蓋整個工區為原則,一般情況下,相鄰控制點之間的距離在3km-5km,所謂分佈的合理性主要是指控制點分佈的均勻性,當然控制點是越多越好。3、已知點少時,點位決定精度。如果只有兩個點情況下,兩已知點距離不應太近,一般情況下作用範圍不應超過兩點距離的1.5倍;另外兩已知點也不應在象限方向上,即不應在東西或南北方向,應存在一定的偏角。4、控制點精度應統一。用於求引數的控制點應是經過統一平差的點。
在S82應用中,轉換引數大概分為校正引數、四引數、七引數和擬合引數,這些引數全部體現在S82的採集手簿即工程之星上。 校正引數是一個核心的內容,它是透過一個已知點來校正,求出WGS84座標系統的座標值與實際應用座標值的三維差值,即△X、△Y、△H。校正引數從原理上說參考站每次開機都需要重新校正,如果參考站架設在同一地點,且每次開機發射的WGS84座標都已經透過設定來固定,那麼校正引數就不需要再重新求。工程之星軟體可以設定為參考站發射座標固定,這種方法因侷限於參考站每次只能架設在同一個點上,因此很少採用。所以每次開機校正一次是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參考站可以在已知點上,也可以在未知點上,但每次都需要一個已知點。如果參考站在已知點,那麼流動站可以在任何地方輸入參考站座標來校正;參考站在未知點,流動站必需到已知點上輸入流動站座標進行校正。對於參考站在測量中位置不動而偶爾關機的情況(如電瓶電量耗盡),工程之星最近加入了一項自動改正,再次開機時軟體會自動提示參考站座標已變,選擇重新計算即可繼續使用,不需要再重新校正。可以看到,校正引數只是一個點的三維改正值,它默認了使用點所在的座標系與WGS84座標系北方向是一致的,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隨著距離的增大RTK測量結果會和已知座標系產生越來越大的偏移量,誤差也會越大,所以採用標準座標系時這種方法僅限於1km左右的測量範圍。當然如果是假定近似直角座標就沒有這種距離限制,因為通常假定的座標北方向與WGS84方向是一致的。四引數和七引數並不是一個概念,四引數是同一橢球不同座標系之間的轉換引數,表示為△X、△Y、A(旋轉角)、K(尺度比),七引數是兩個不同橢球之間的轉換引數,表示為△X、△Y、△Z、△α、△β、△γ、△K,三個平移、三個旋轉和一個尺度引數,是不嚴密的。四引數和七引數是不能同時使用的,兩者只能選其一,那麼在具體測量時怎麼確定這兩種引數是一個關鍵問題。RTK直接測量的座標是屬於WGS84座標系,我們通常用的是國家標準座標系統,比如1954年北京座標系,兩者並不是一個橢球,那麼原則上講需要七引數才可以實現兩個橢球的轉換,我們才有可能採集到54座標。但在不能精確求取七引數的情況下,工程之星是把WGS84的原始經緯度作為北京54的經緯度處理,這樣一來就可以透過採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北京54已知點來求取四引數。工程之星上提供了兩種求取四引數的方法:一是利用控制點座標庫,即在未校正的情況下先採集所有已知點的WGS84座標,再開啟控制點座標庫把相同點在兩套座標系統內的座標依次輸入,軟體就會自動計算出四引數並給出點位精度;另一種方法就是利用校正向導的多點校正,多點校正不同於單點校正,單點校正只能在第一個嚮導點出現時校正,計算出的是上面提到的校正引數,而多點校正則是每個嚮導點都需進行校正,兩個點以上即可求出四引數,並自動啟用。七引數的求解方法一般是靠做控制測量即靜態測量。S82靜態測量的資料匯入平差軟體進行處理後,軟體會自動求出七引數,在做RTK測量時可以直接輸入使用。七引數相對於四引數來說可以認為是更準確、精度更高,而且七引數所覆蓋的測區範圍比四引數大.擬合引數是指高程擬合引數,在需要高精度的正常高高程值時,用RTK測量必須合理地求解高程擬合面,這樣才能滿足一般作業要求。GPS靜態測量高程最高可以達到三等水準的精度,做RTK時為四等或四等以外,它的前提是必須有高精度的高程擬合面。求擬合引數實際上就是求一個區域高程異常的過程,S82的工程之星提供了計算高程擬合引數的方法,在利用控制點座標庫求四引數時,如果帶有高程的已知點個數達到3個以上,那麼軟體會另外計算高程擬合引數並自動啟用。以上是求引數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轉換引數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以一定要正確求取,最好留一些點進行檢查,以實時把握引數的精度。具體求引數時主要是對已知點的要求比較多,有以下幾個方面:1、控制點的數量應足夠。一般來講,平面控制應至少三個,高程控制應根據地形地貌條件,數量要求會更多(比如6個或以上)以確保擬合精度要求。2、控制點的控制範圍和分佈的合理性。控制範圍應以能夠覆蓋整個工區為原則,一般情況下,相鄰控制點之間的距離在3km-5km,所謂分佈的合理性主要是指控制點分佈的均勻性,當然控制點是越多越好。3、已知點少時,點位決定精度。如果只有兩個點情況下,兩已知點距離不應太近,一般情況下作用範圍不應超過兩點距離的1.5倍;另外兩已知點也不應在象限方向上,即不應在東西或南北方向,應存在一定的偏角。4、控制點精度應統一。用於求引數的控制點應是經過統一平差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