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11349192354

    中國詩人歷來有寫詠史詩的傳統,面對歷史上的名人或江山形勝而發思古幽情似乎是中國詩人的一個偏好。

    因此,在中國古代,有名的詩人幾乎沒有沒寫過詠史 詩的,也留下了大量佳句名篇。這一傳統在現代詩中並沒有斷絕,不僅沒有斷絕,而且在一些優秀的詩人筆下得到了發揚光大。其中,余光中無疑是一個合格的代 表。他的這首《尋李白》就應該屬於詠史詩的範疇。余光中將有關李白的歷史記載和野史傳說,以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化成自己的詩句, 詩中有述有論有抒情有感慨,四者結合得渾然無跡。但這首詩的高明之處還在於,余光中是以李白的詩歌風格在寫李白,如果我們忽略詩歌語言上的古今差異,僅就 其內在神韻看,這簡直就是李太白作品的白話版。余光中寫李白的詩一共有三首,除了這首《尋李白》,他還有《戲李白》、《念李 白》。題材雖一,但特色各異,從中可見余光中對李白其人其詩的仰慕。而餘本人的作品亦因此而大有李太白之風。本詩以李白失蹤開篇,以李白乘風歸去終,因此,尋李白便成為全詩的主調。在淋漓盡致的傾訴中,讓讀者充分領略了作為詩人的李白的不凡的風度、獨特的氣質、飄逸的胸懷、灑落的心神,讓人千載之下,如 獲見之。李白的狂放、李白的豪情、李白的抱負、李白的奇異、李白的痛飲、李白的失意、李白的永恆的價值,都在這短短几十行詩中表現了出來。余光中的奇思妙 想還表現在,他將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寫,一方面是詩人李白的世界,一方面是千年之後余光中心中的世界,二者圓融幻化,打破了時空的界限,任想像自由馳騁, 任意揮灑,從而使作品具有了一種多層次的美。避免了平面化、簡單化的弊病。余光中的作品中也有幽美纏綿的愛情詩,也有低迴婉轉的 愛國詩章,但縱觀他的詩歌創作,還是以豪放取勝,這首《尋李白》可為代表。開篇如天外飛仙,突兀而至,神奇而美妙。接著,以一種讓人透不過氣來的語言密 度,順流而下,又曲折往復,構成詩的主體,結尾則飄然遠引,餘音繞樑,讓人一唱三嘆。特別是中間部分,既自由抒展,又迴旋跌宕,其藝術表現手法已達爐火純 青之境。余光中是一位民族意識和傳統意識都很強的詩人,他的詠史詩大多在省察傳統,但這種省察是帶著深厚的現代意識的,這使他的 詩,詠史而不泥史,懷古而不復古,是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的結合。他曾在《蓮的聯想·後記》中說:“懷古詠史,原是中國古典詩的一大主題。在這類詩中,整個民 族的記憶,等於在對鏡自鑑。這樣子的歷史感,是現代詩人重認傳統的途徑之一。”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當作解讀《尋李白》的一把鑰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ord中奇數頁和偶數頁的頁碼高低不一樣,怎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