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三千東流水

    “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明史》中如此寫道。也就是說他具有極強的組織和控制能力、好弄權術、為人狠辣,其所作所為,距離一個“義”字,相去可謂遠矣,然而,他卻敢於把自己的年號定為“大義”,除此之外,他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各個派別的人馬相當迅速的整合地自己麾下。由此看見,陳友諒具有梟雄的條件。

    從眾多史料的記載能看出,陳友諒雄心不小,膽量極大,而且具有管理和駕馭部下的能力,因此,在很短時間裡,便迅速整合出一個在割據群雄中土地面積最大、人口與兵力最多的“大漢國”,一時間相當咄咄逼人。

    從造反到自立為皇帝,他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如此地順風順水,可能使他有極好的自我感覺,自我崇拜,以為自己命中註定就應該是天子,於是,他便驕橫自負,甚至在處理事關重大的軍國大事時都顯得十分馬虎草率。

    鄱陽湖大戰之前,陳友諒曾兩次以優勢兵力對峙朱元璋,然而,由於他的寡謀躁動、大而無當而一敗塗地。

    綜上所述,陳友諒綜合素質中的重大缺陷,是導致其走向滅亡的致命傷,他似乎從未深謀遠慮,僅僅是跟著感覺走。這與拿破崙“先投入行動,然後見分曉”的氣概很是相似。可惜的是,他不僅不是拿破崙,而且也沒有拿破崙的政治、軍事天賦。在我看來,即使他統一天下,那麼天下也未必不可能出現農民起義。

  • 2 # 歷史茶坊

    所謂亂世梟雄大都具備一些共同特徵,諸如心狠手辣,陰險狡詐,背恩忘義等等,陳友諒做為元末時期的一代梟雄自然也都具備這些特點。

    陳友諒是湖北仙桃人,原本是個靠打魚為生的漁民,後來做了當地的小書吏,當徐壽輝領導的紅巾軍路過他的家鄉時,陳友諒加入了起義軍,識文斷字的他在起義軍中如魚得水,很快就得到了頂頭上司倪文俊的賞識,成為其得力干將。

    後來,倪文俊意圖謀害徐壽輝失敗,潛逃至陳友諒軍中,當成邀功的資本被陳友諒殺害,以匡扶之功成為徐壽輝建立的天完國重臣。可是徐壽輝沒有料想到,陳友諒在羽翼豐滿之後殺死了他,自行稱帝,定國號為漢,史稱陳漢政權。

    陳友諒是漁民出身,精通造船技術,他建造了當時最強大的水軍並建造了很多大型戰艦。朱元璋在攻佔應天(今南京)以後,最主要的敵人除了元朝以外就是陳友諒和張士誠,當中又以陳友諒最強大,也是朱元璋最主要的敵人,經過多場艱苦卓絕的戰役,朱元璋最終在鄱陽湖大戰中戰勝了陳友諒,取得了問鼎天下的資格。

    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失利,準備逃跑時中流箭身亡。他忘恩負義,為了權勢不惜兩度背叛並謀害舊主,從道德意義上來說,是個十足小人。但他對元朝從未妥協,抗爭到底的意志又令人敬佩,他領兵作戰,出神入化,是朱元璋平生最大的勁敵。亂世梟雄陳友諒,實至名歸。

  • 3 # 秦右史

    元末群雄之一的陳友諒軍事能力長於政治策劃,個人謀略不足,成為一個歷史的悲劇。

    政治遠見決定軍事戰略,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在元朝末年的群雄爭霸中,陳友諒曾經是最有實力的農民軍起義隊伍。

    1. 優於武藝

    陳友諒出生於湖北,打漁為業,曾經是一個小縣官,但非其所好,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陳友諒加入徐壽輝的隊伍,以紅巾為號,不到半年時間就下武昌,蔽江東下,江西大震,元庭惶恐,緊接著又攻佔江陰,直取杭州。

    就在起義軍勝利的時候,內部卻出現了分裂。大將倪文俊擅自建都於漢陽,立徐壽輝為傀儡皇帝,自任丞相,大權在握。但是文俊的行為引發的不滿,遂投奔黃州陳友諒處,以陳為依靠。

    但陳友諒藉機斬殺了文俊,收攏了他的軍隊,成為了西系紅巾軍的領袖。經過殘酷的安慶戰役,江以南惟友諒兵最強,成為南方最具實力的集團。

    2. 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

    節節順利的現實下,陳友諒在這個時候志得意滿,革命進取心慢慢消退,產生了稱王稱帝的念頭,當時機已到後,派人挾鐵撾擊殺傀儡徐壽輝,自立為帝。

    之後忘乎所以,逐鹿野心勃發,當時徐壽輝是江南義軍的象徵,殺了他就等於義軍沒有了旗幟,導致人心盡失,諸多將領叛逃。

    3. 潘陽決戰

    陳友諒此時志得意滿,準備順江而下,直取建康,朱元璋手下大驚,一部分認為應該投降一部分認為應該往鐘山逃跑,唯獨朱元璋聽取劉基建議,認為陳友諒雖然人數眾多,但是人各一心,上下猜疑。

    驕兵必敗,朱元璋遂採取誘敵深入,穩紮穩打的措施,陳友諒迅速敗下陣來。之後,潘陽湖雙方大戰了36天,陳友諒中箭而亡。很快全軍潰亂,土崩瓦解。朱元璋最後驚歎:友諒亡,天下不足定也。

    特邀嘉賓:一枚蜻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10萬塊錢,正在選房可能明天用也可能三年後,怎麼存利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