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876729028

    年、錢、福的起源和演變 1、年的來歷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

    "年"長年深居海底, 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 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上山避難,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銀鬚 飄逸,目若朗星。

    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到處人喊馬嘶,誰還有心關照這位 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 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 顏、氣宇不凡。

    可她仍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 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

    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 紙,屋內燭火通明。

    "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

    "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 撲過去。

    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 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 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

    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 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 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 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

    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 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初一一大早,還 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

    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2、福字的來歷相傳武王伐紂勝利後, 姜太公封神時, 把自己的妻子葉氏封為窮神, 還告訴她說: “有 福的地方,你不能去。

    ”從此,家家過年貼福字,就是告訴窮神,我這裡是有福的地方, 你千萬不能進來。

    福字,就是擺脫窮困、追求幸福的象徵。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傳說,但體現 出百姓嚮往好運的心念。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約有三千年歷史。

    甲骨文中的福字, 是裝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狀, 因為古人用酒象徵生活富裕。

    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 來的祝願。

    民間為了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 在門前貼上福字, 甚至到後來將"福"字倒過來貼, 以求諧音"福倒了","福氣已到"。

    3、錢的起源與演變起源:在原始社會末期最早出現的錢是實物。

    一般來說遊牧民族以牲畜、獸皮類來充 當,而農業民族以五穀、布帛、農具、陶器、海貝,珠玉等來充當。

    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 晚期遺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豬頭和下顎骨,表明豬和 陶器在原始社會後期曾起過錢的作用。

    但眾所周知,流通較廣的古代錢是“貝”。

    因為牛、 羊、豬等牲畜不能分割,五穀會腐爛,珠玉太少,刀鏟笨重,故最後集中到海貝這一實物。

    海貝可作頸飾,有使用價值,便於攜帶與計數,因此在長期商品交換中被選為錢。

    在考古發 掘中,夏代,商代遺址出土過大量天然貝,貝作為錢一直沿用到春秋時期。

    因此中國漢字中 和財富,價值有關的字大多與“貝”字有關。

    演變: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

    貝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商朝以貝作為貨幣。

    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

    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越 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商朝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

    銅幣的出現,是中國古 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 海貝這種自 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汽油的標號,主要是什麼意思(如93和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