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正確的叫法是《左氏春秋》,全書以流水賬的形式記載了從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共254年的春秋史事,值得強調的是,不只是記載政治大事,還有不少當時社會各領域的小面貌,屬於很有實際價值的一本典籍,裡面有不少典故似乎都在說明一個道理(或真理):道德從來不會成為權力的絆腳石,實力可以駕馭德行,而成功後要以道德為準則。德國的戈培爾曾說過這麼一句話,‘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 。 餘認為,春秋時的鄭莊公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謊言家,和戈培爾有的一比。另一方面,他在後期又佔據道德的頂端進而約束自己。 所以,左傳一書也從側面解釋了人性的飄忽不定。
餘第一次讀左傳,是在1990年,當時學業初成,但文學功底尚淺,對裡面的內容沒有具體意向,只知道這一年發生了什麼事,哪個國君發兵攻打哪個國家,誰又即位了.....當然,也能瞭解一些當時的語言風俗,比如《左傳.莊公》莊公三年,冬,公次於滑,將會鄭伯,謀紀故也。鄭伯辭以難。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 大意是這一年的冬天,魯莊公帶領護衛軍屯駐在滑地多夜,打算會見鄭伯,策劃紀國的事務。鄭伯用國內不安定為理由加以推脫。凡是軍隊在外,住一夜叫做舍,兩夜叫做信,兩夜以上叫做次。
第一遍讀下來,沒有太多意象延伸,而且斷斷續續的也沒有看全面,當時我記得是看到昭公十九年這一段,印象很深刻,《左傳.昭公》十九年秋,鄭大水,龍鬥於時門之外洧淵。華人請為焉,子產弗許,曰:「我鬥,龍不我覿也。龍鬥,我獨何覿焉?禳之,則彼其室也。吾無求於龍,龍亦無求於我。」乃止也。
意思是魯昭公十九年,鄭國發生大水災,有龍在時門外邊的洧淵爭鬥,國內的人們請求舉行禳災求福的祭祀。子產不答應,說:“我們爭鬥,龍不看,龍爭鬥,我們為什麼偏要去看呢?向它們祭祀祈禱,那洧淵本來是龍居住的地方,豈能使它們離開呢?我們對龍沒有要求,龍對我們也沒有要求。”於是就停止了祭祀。
這一段體現了高明的人自有主見性,也有另外一層意思,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豈止於此,天地可以不為利益,而人,神,仙,靈,獸,,毛,羽、鱗、蠃、昆。莫不是因利所行,由益所動。 人們為何要去寺廟上香? 看過西遊記原著的都知道這些。
餘第二次通讀《春秋左傳》是在2010-2011年,那兩年,世界天災頻現,人文大事也密集發生,存在於心裡的疑問很多,就重新修習了左傳全書,彼時餘的文言基礎完全可以脫離註解,就能自主領會書中所述,左傳中的每一段文字,都可以讓你延伸思考出很多東西,這些東西即使在幾千年以後也不過時,蓋因,人性和自然規律之間,從來沒有新鮮事........
成公二年,晉侯使鞏朔獻齊捷於周,王弗見,使單襄公辭焉,曰:蠻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毀常,王命伐之,則有獻捷,王親受而勞之,所以懲不敬,勸有功也。
兄弟甥舅,侵敗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不獻其功,所以敬親暱,禁淫慝也。今叔父克遂,有功於齊,而不使命卿鎮撫王室,所使來撫餘一人,而鞏伯實來,未有職司於王室,又奸先王之禮,餘雖欲於鞏伯、其敢廢舊典以忝叔父?
夫齊,甥舅之國也,而大師之後也,寧不亦淫從其欲以怒叔父,抑豈不可諫誨?士莊伯不能對。王使委於三吏,禮之如侯伯克敵使大夫告慶之禮,降於卿禮一等。王以鞏伯宴,而私賄之。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
正如朱自清所說,《左傳》不但是史學的權威,也是文學的權威。 而在餘看來,左傳的重點絕不在於文學方面。
初讀《左氏春秋》,離不開註解註疏,先熟悉一遍之後,建議拋開解釋,獨立領會閱讀。
心靜可以入神,入神則能貫通,
餘相信,只要你用心去讀,並且不斷結合歷史和當下,肯定會有收穫的。
《左傳》正確的叫法是《左氏春秋》,全書以流水賬的形式記載了從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共254年的春秋史事,值得強調的是,不只是記載政治大事,還有不少當時社會各領域的小面貌,屬於很有實際價值的一本典籍,裡面有不少典故似乎都在說明一個道理(或真理):道德從來不會成為權力的絆腳石,實力可以駕馭德行,而成功後要以道德為準則。德國的戈培爾曾說過這麼一句話,‘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 。 餘認為,春秋時的鄭莊公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謊言家,和戈培爾有的一比。另一方面,他在後期又佔據道德的頂端進而約束自己。 所以,左傳一書也從側面解釋了人性的飄忽不定。
餘第一次讀左傳,是在1990年,當時學業初成,但文學功底尚淺,對裡面的內容沒有具體意向,只知道這一年發生了什麼事,哪個國君發兵攻打哪個國家,誰又即位了.....當然,也能瞭解一些當時的語言風俗,比如《左傳.莊公》莊公三年,冬,公次於滑,將會鄭伯,謀紀故也。鄭伯辭以難。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 大意是這一年的冬天,魯莊公帶領護衛軍屯駐在滑地多夜,打算會見鄭伯,策劃紀國的事務。鄭伯用國內不安定為理由加以推脫。凡是軍隊在外,住一夜叫做舍,兩夜叫做信,兩夜以上叫做次。
第一遍讀下來,沒有太多意象延伸,而且斷斷續續的也沒有看全面,當時我記得是看到昭公十九年這一段,印象很深刻,《左傳.昭公》十九年秋,鄭大水,龍鬥於時門之外洧淵。華人請為焉,子產弗許,曰:「我鬥,龍不我覿也。龍鬥,我獨何覿焉?禳之,則彼其室也。吾無求於龍,龍亦無求於我。」乃止也。
意思是魯昭公十九年,鄭國發生大水災,有龍在時門外邊的洧淵爭鬥,國內的人們請求舉行禳災求福的祭祀。子產不答應,說:“我們爭鬥,龍不看,龍爭鬥,我們為什麼偏要去看呢?向它們祭祀祈禱,那洧淵本來是龍居住的地方,豈能使它們離開呢?我們對龍沒有要求,龍對我們也沒有要求。”於是就停止了祭祀。
這一段體現了高明的人自有主見性,也有另外一層意思,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豈止於此,天地可以不為利益,而人,神,仙,靈,獸,,毛,羽、鱗、蠃、昆。莫不是因利所行,由益所動。 人們為何要去寺廟上香? 看過西遊記原著的都知道這些。
餘第二次通讀《春秋左傳》是在2010-2011年,那兩年,世界天災頻現,人文大事也密集發生,存在於心裡的疑問很多,就重新修習了左傳全書,彼時餘的文言基礎完全可以脫離註解,就能自主領會書中所述,左傳中的每一段文字,都可以讓你延伸思考出很多東西,這些東西即使在幾千年以後也不過時,蓋因,人性和自然規律之間,從來沒有新鮮事........
成公二年,晉侯使鞏朔獻齊捷於周,王弗見,使單襄公辭焉,曰:蠻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毀常,王命伐之,則有獻捷,王親受而勞之,所以懲不敬,勸有功也。
兄弟甥舅,侵敗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不獻其功,所以敬親暱,禁淫慝也。今叔父克遂,有功於齊,而不使命卿鎮撫王室,所使來撫餘一人,而鞏伯實來,未有職司於王室,又奸先王之禮,餘雖欲於鞏伯、其敢廢舊典以忝叔父?
夫齊,甥舅之國也,而大師之後也,寧不亦淫從其欲以怒叔父,抑豈不可諫誨?士莊伯不能對。王使委於三吏,禮之如侯伯克敵使大夫告慶之禮,降於卿禮一等。王以鞏伯宴,而私賄之。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
正如朱自清所說,《左傳》不但是史學的權威,也是文學的權威。 而在餘看來,左傳的重點絕不在於文學方面。
初讀《左氏春秋》,離不開註解註疏,先熟悉一遍之後,建議拋開解釋,獨立領會閱讀。
心靜可以入神,入神則能貫通,
餘相信,只要你用心去讀,並且不斷結合歷史和當下,肯定會有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