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馬和尚
-
2 # 壹號股權
我們知道“無併購不商譽”,商譽來源於企業的併購過程,我們知道併購一家企業,我們就需要有估值,有交易對價,但是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淨資產,在會計上對公司的價值記錄是基於淨資產的公允價值。但是交易的對價是基於公司的未來能產生的價值,可能帶來的利潤和現金流。
我們知道每家上市公司都有一個市值,但是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當中又有淨資產和總資產,淨資產才是公司的實際資產,因為這是除去負債的結果是真正屬於公司股東的資產,也是公司當下最本質的價值。如果這家公司本併購了,那麼交易對價大抵是公司的市值,但是被併購後,作為收購企業在記賬的時候就需要把收購的交易對價和淨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作為“商譽”的形式記錄下來。
我們知道一般併購的資產規模不大的時候要透過監管機構的審批要容易的多,但是一旦構成借殼上市就要嚴格得多,借殼上市是非常嚴格的,構成借殼上市的條件之一就是“購買的資產占上一個會計年度期末總資產的比例超過100%”,所以這個算得是一個和“商譽佔比總資產”有關係的一個法規。
商譽佔總資產的比例越大,這家公司的併購規模就顯得越大,一家公司如果主營業務良好是不會去進行大規模的併購的,企業熱衷於併購,是因為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聰明,所以要借別人家的孩子壯大自己的實力,但是要實現戰略協同效應才能算是成功的併購,真正的對併購人產生正向效應,從全世界範圍來看,併購的成功率都是不高的。這個就從機率上說明了併購的失敗機率是很大的,那麼由此導致的商譽減值的機率也是很大的。
商譽一旦減值就當期利潤產生重大影響,剛剛併購的時候帶來的都是好訊息,因為剛剛併購的時候享受的是被併購資產帶來的利潤的貢獻,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非常靚麗,這是很多上市公司熱衷併購的原因,當然併購一個新產業,也可以講很多故事,把公司市值做大,進行市值管理,在併購過程中進行利益的輸送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商譽的減值對上市公司來說就是“自己約的跑,含淚也要跑完”,對投資人而言,商譽過大的企業要慎重對待。比如天神娛樂2018年虧損75億元,其中商譽減值48億元。而天神娛樂在2013年到2017年5年的時間總的淨利潤是23億元。一家上市公司5年創造的淨利潤不及一次商譽減值的50%!!!
2018年因為商譽減值的問題,一度引發股市的恐慌,爆發商譽減值的企業都是先跌為敬的,後來整個股市回暖,才走出商譽減值帶來的陰霾。目前商譽佔比總資產超過50%的企業有13家,這些企業還是要多觀察研究一下:
商譽佔總資產比例最高的是星普醫療,商譽佔總資產的比重是73%,這個公司也是一個資本運作的高手。併購玩得很溜。
回覆列表
總資產=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商譽是非流動資產的組成部分,因此,商譽佔比總資產意思就是說:商譽在總資產金額中的佔比(份額),表示式=(商譽/總資產)*100%。
1、商譽佔比數的多少,通常可以有兩種解釋:佔比數小,說明商譽額小,較大程度上可以認為公司併購行為不多,或者說併購專案體量不大。對公司資產結構影響較弱。
佔比數大,說明商譽額大,較大程度上可以認為公司併購行為頻繁,或者說併購專案體量較大。這種情況對公司資產結構影響較大。
這是某上市公司資產結構表。
2、商譽餘額的多少,對淨資產都會產生影響商譽是公司在併購重組過程中產生的溢價,按照《會計準則》及監管條例,要求上市公司每一年都要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這種減值測試實際上是源於經濟環境及行業週期的變化導致的,可以說從謹慎原則講,減值測試是非常客觀和合理的要求。
減值測試就會影響到當期利潤,2018年度年報許多上市公司就出現了這種情況,當初業績預告是盈利,到2019年一季度時釋出業績變臉公告,大虧幾個億的上市公司也是不在少數,相關個股在二級市場造成較大震盪。
商譽減值會侵蝕利潤總額,進而減少淨資產。商譽餘額越大,對公司後期淨資產變化影響也越大,商譽餘額越小,對公司後期淨資產變化影響也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