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80103668964

    《夜遊沈園志》 癸巳七月十八,夜遊紹興沈園。遊罷悒悒,鬱結填膺。 既出,見一銅雕立道旁,放翁唐琬栩栩焉。放翁者,圓雕為之,愁眸遠眺,惻愴悽其;唐琬者,陰刻為之,俯首蹙眉,愀戚哀婉。二人相對,提手欲牽,爭奈高低不齊陰陽兩異。 餘為駐足良久,浩嘆而去。 《西天目山詣大樹王志》 癸巳十月十四,遊西天目山。聳翠銜雲,峭壁摩天。 有一柳杉逾千齡,乾隆賜號“大樹王”。由是,人爭剖食其皮,或欲療沉痾,或冀益陽壽。無何,樹王遂薨。 炎炎者滅,隆隆者絕。餘付諸一嘆而已。

  • 2 # 快樂與我同行9

    王安石的遊記散文喜歡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記遊只是個引子,說理是全文的中心。這篇文章寫的是一次未能盡興的遊覽,作者深感後悔和遺憾。一般說來,這樣的遊覽並沒有多少值得可寫的東西,可是作者卻據此得出兩點深刻的啟示:一是神奇雄偉、美麗壯觀的景色常在艱險遙遠的地方,必須不避艱險,堅持不懈,“盡吾志”以赴之,才能於己無悔,不為人譏。這裡雖然說的遊山,實際是以遊山作比喻,說明不論研求高深的學問,還是建立宏偉的事業,都必須用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願。二是由於古代文獻的失散,後代以訛傳訛,求學的人們對於學問必須深刻思考,慎重取捨。這兩點啟示裡面包含著進取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甚至在整個人生的各方面都值得提倡。

    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最大的特點是記事和議論結合得非常自然、緊密,毫無牽強附會的痕跡。記遊部分簡單概括,議論部分深沉凝重。前後呼應,結構十分嚴謹。第一段,作者從“僕碑”上辨明“華山”讀音錯誤,用獨到的眼光考察、追究事理的本源,為後文議論設下伏筆。到第四段,扣住“僕碑”,借物言志,闡示出做學問必須“深思而慎取”的道理。第二段,敘述遊覽後洞的經過,先把讀者引入“後洞”的境界中,給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的實地感受,末句以“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與第三段開頭一句“於是餘有嘆焉”聯絡,由實入虛引發道理,讓議論循著記遊的軌跡層層推進,因事見理,使人逐步領悟出這樣的道理:無論幹事業還是求學問,都必須不畏“險遠”,矢志不渝,才能有所收穫。文章不只是段與段呼應,句子與句子也聯貫照應,像“夫夷以近,則遊者甚眾”和“其下平曠……記遊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遊者不能窮”等一類相互照應的句子,比比皆是。情理互見,議論敘事融為一體。

    此外,這篇600來字的短文中,用了20個其”字,讀起來節奏鮮明,踔厲風發,一點也沒有雜沓繁複之感,也是一個特點。這20個“其”字和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20個“也”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作者在行文中也有疏忽之處,如“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寫得頗為纏夾,既然“漫滅”,為什麼“其為文猶可識”呢?“其為文”三字也頗費解。這些都是小疵,我們無須過多的追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死線》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