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疫情下的一枚平民
-
2 # 關河南望
宋朝叫抗金,明朝叫平叛。
先說說說此金和彼金的區別。
兩者其實算是是同一種族,但並不是同一血統。金朝的建立者屬於文化程度較高的熟女真,後來融於漢族。後金是留在關外的生女真。金朝是完顏部,清朝是愛新覺羅部。他們的起源故事都不相同,而女真如同以前的匈奴、鮮卑等一樣,是個鬆散的部落聯盟。可以理解為,假設現在是銀河聯盟,我們和美國都是地球人一樣,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姓劉和當年的漢高祖是一個姓,其實區別就大了。
再說說宋朝抗金。
遼天慶四年(1114年),女真族在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舉兵反遼,並於次年建立金朝。金天輔四年(1120年),金與宋締盟,共同滅遼。金天會三年(1125年)二月,金軍俘遼天祚帝,遼亡。
金滅遼後,隨即就將進攻的矛頭指向了昔日的盟友北宋。最後東京城破,宋欽宗降金。五年四月,金軍擄徽、欽二帝及后妃、宗室等數千人北歸,北宋滅亡。
北宋滅亡後,高宗即位,建立了南宋,南宋雖僅據半壁河山,採取偏安江南的自守待敵的消極策略,但國力尚豐,軍民同仇敵愾,依江河設防,據險堅守,加之名將輩出,所以能與金曠日久戰,最終聯合蒙古攻破了金國最後的據點蔡州城,金國的皇帝金哀宗完顏守緒匆忙傳位後自縊身亡,金末帝完顏承麟亦在亂軍中被殺死,金國滅亡,南宋雖然不久後被蒙古滅國,但此時也終於報了亡國之恨。
我們從此可以看到,宋朝抗金,之所以說是抗,是因為宋朝和金國的關係並不是上下從屬關係,或者說是金國要比宋高一個檔次,兩國是對等甚至金國高於宋國的,是國與國的關係,宋朝抵抗金國的侵略,稱之為抗金是不為過的。
但明朝對後金的戰爭是不一樣的。
首先金和後金不是有繼承性的血脈傳承,後者稱國號為金,算是給自己找個有錢的祖宗貼金罷了,而後金的創立者努爾哈赤,他的先祖在明朝永樂三年被封授建州衛指揮使,官至右都督,而努爾哈赤在撫順期間,曾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收養,成為其麾下侍從。萬曆十千年(1583年),以父祖為明兵嚮導而死,承襲祖職,為都指揮使,後因忠順效勞,多次入京朝貢,升都督僉事,加封龍虎將軍。這段歷史,雖被《清實錄》等書大肆刪改,但從《滿文老檔》裡卻可以找到許多資料來證實。
而從明成祖朱棣賜給建州女真毛憐衛指揮使司指揮僉事寧布林罕的敕書來看,明朝宣城邊疆的女真部落和關內地區的漢回等族人民沒有區別,都是由明帝委派官員管轄,皆歸明帝統治,的。從此以後女真各衛的官員皆由明帝封授。女真衛所官員必須遵命從徵,擒盜平叛、為帝效力。奉行帝旨,服從裁處。女真衛所承襲官職,掌管印信的爭執,以及各衛之間的糾紛,等等重大事件,皆由明帝裁決,各部首領必須遵行,不得違背。這就有力地表明瞭,各部女真居住的地區,都納入明朝政府的版圖,成為明國轄地。
這些就說明了,努爾哈次反明也好,後金與明的戰爭,乃至於後金改名為清後的戰爭,是反叛,是一個國家內部勢力對中央政府的反叛,兩者是不對等的,那就不是抗金了,確切的說,應該叫做“平叛”
回覆列表
前金和後金,北宋抗金是前金,後來明朝對抗的金是後金。
北宋後期,金朝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擊敗雄踞在北宋正北方的大遼勢力,統一了北方草原大漠和白山黑水,開始覬覦北宋的疆土。本來金朝族人就崛起於東北,後來入主中原,貴族們就都前往中原享受榮華富貴了。剩下一些更原始的土著人佔據了東北的山水之間,就形成了努爾哈赤等滿族人的祖先。所以滿族在東北崛起後,尋找祖源,自然就稱為後金。
但其實,滿族人到底是不是金朝人的後代,很難說,畢竟在白山黑水間,原始土著人的鬥爭和遷徙也很頻繁,往往整個部落的興衰都在一瞬間。從金朝被蒙古人消滅,歷經明朝的300年間,東北山林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滿族建國稱帝,要為自己尋找禮制上的根基,所以才找了這麼個稱謂,叫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