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聯者
-
2 # 十月田野108
七十年代還沒計劃生育,那時候人普遍貧窮,但是沒有不育不孕的。一家孩子普遍四、五個,多的一家就十五個孩子,孩子像小狗一樣,不值錢。很少丟孩子。早晨開門把孩子放出去,有時晚上少個孩子都不知道。
父母每天為了養家餬口,疲於奔命,巨大的壓力下,心理極度扭曲,除了毒打孩子緩解壓力,沒有一絲溫暖給孩子。更別提起名這個燒腦子的事了。隨便起一個應付一下,能上戶口得了。小名更隨便,有的乾脆叫狗蛋,臭臭,狗剩子,甚至叫代號,x老大,X老二,越賤越好養。
-
3 # 伊蓮758
六,七十年代,父母給孩子起名字,追隨的是時代風潮,不像現在講究個性。那年代,男孩起名,衛國,衛華,建國,建華,建軍,女孩起名,花,玲,榮,平,英,這一類多,顯示父母一輩的內心的想法,那一代父母覺得叫這些名字美,至於小名,三丫,二蛋,大頭,當年也沒覺得有多難聽,所以,現在的人看來就是隨心所欲了。那年代,有文化的父母是少數,大多數,沒多少文化,大字不識幾個的父母給孩子起名字,就隨大流了。
給孩子起名字,除了近幾年,40年代、50年代、60年代比70年代更“隨心所欲”。
不說別的,50年代叫學軍的,叫解放的,叫建國的、叫躍進的就非常之多;60年代叫紅衛的、叫平安的、叫家安的、叫長安的……一樣很多。
為什麼這麼隨心所欲?一是因為那個時候文化普及還處於掃盲階段,另一方面,也是也是比較有時代感和“時尚”感。
至於以家畜起名的,那是因為豬、狗類據說好養活,不容易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