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筆難書 [qìng bǐ nán shū] 基本釋義極言事實多,即使用完筆也難寫全。磬,通“罄”。出 處《呂氏春秋·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舊唐書·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秉筆直書 [bǐng bǐ zhí shū] 基本釋義秉:持,握住。寫史書根據事實記錄,不隱諱。出 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我是秉筆直書,懸之國門,不能增損一字。”奮筆疾書 [fèn bǐ jí shū] 基本釋義奮筆:提起筆來。指精神昂揚地揮筆快速書寫。出 處宋·張克莊《題方汝一班師贊後》:“或隱匿未彰,而奮筆疾書;或一語之乖謬,或一行之諂曲,雖其人之骨已朽,必繩以《春秋》之法,讀之使人汗出。”奮筆直書 [fèn bǐ zhí shū] 基本釋義奮筆:提起筆來。指精神昂揚地揮筆快速書寫。同“奮筆疾書”。出 處清·墨憨齋《醒名花》第十四回:“賢侄今日,奮筆直書,如行雲流水,珠璣錯落,俊爽之才,有同健鷹之摩秋漢,真命世傑也,與古人何多讓焉,將來正未可量。”罄筆難書 [qìng bǐ nán shū] 基本釋義猶言罄竹難書。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四:“他們分發到戰區以後,所經歷的各種艱難困苦,那真是罄筆難書。”參見“ 罄竹難書 ”。
磬筆難書 [qìng bǐ nán shū] 基本釋義極言事實多,即使用完筆也難寫全。磬,通“罄”。出 處《呂氏春秋·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舊唐書·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秉筆直書 [bǐng bǐ zhí shū] 基本釋義秉:持,握住。寫史書根據事實記錄,不隱諱。出 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我是秉筆直書,懸之國門,不能增損一字。”奮筆疾書 [fèn bǐ jí shū] 基本釋義奮筆:提起筆來。指精神昂揚地揮筆快速書寫。出 處宋·張克莊《題方汝一班師贊後》:“或隱匿未彰,而奮筆疾書;或一語之乖謬,或一行之諂曲,雖其人之骨已朽,必繩以《春秋》之法,讀之使人汗出。”奮筆直書 [fèn bǐ zhí shū] 基本釋義奮筆:提起筆來。指精神昂揚地揮筆快速書寫。同“奮筆疾書”。出 處清·墨憨齋《醒名花》第十四回:“賢侄今日,奮筆直書,如行雲流水,珠璣錯落,俊爽之才,有同健鷹之摩秋漢,真命世傑也,與古人何多讓焉,將來正未可量。”罄筆難書 [qìng bǐ nán shū] 基本釋義猶言罄竹難書。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四:“他們分發到戰區以後,所經歷的各種艱難困苦,那真是罄筆難書。”參見“ 罄竹難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