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聚集全球
-
2 # 使用者9744752050783
(1)設計圖紙上面要求的是回填土應採用容重大於16KN/M3的粘土分層回填,壓實係數大於0.94那就說明要做的,壓實實驗的資料都必須達到0.94以上; (2)然後實際測一下壓實係數。一般的情況下,回填之前對土壤要先做最佳含水率、最小幹密度實驗,確定這個之後,每次回填的都是用環刀取土,因為環刀取土是定體積的,在這些體積範圍內的土測它的幹容重,這樣根據回填前測定的土壤的最小幹密度,與每次的幹容重相比,就能反應出壓實的程度,這就是壓實度,就是擊實試驗,取點是根據規範來的,你可以找一下地基與基礎規範,根據回填部位不同,取點的數量也不同,不是按方量,一般是面積、回填厚度、管溝長度等來確定。
絕對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數表示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土壤中所含水分重量佔烘乾土重的百分數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土壤含水量(重量%)=(原土重-烘乾土重)/烘乾土重×100%=水重/烘乾土重×100%
相對含水量:將土壤含水量換算成佔田間持水量或全蓄水量的百分數,以表示土壤水的相對含量,計算公式如下:
旱地土壤相對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間持水量×100%
水田土壤相對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全蓄水量×100%
"土壤含水量"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近地表層(0~10、10~202、0~30cm)的含水量用土鑽法取土並稱鮮重,然後在105℃的烘箱內烘乾至恆重並稱重,計算出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水重量與乾土重量的百分數。
測量方法:
1、稱重法
也稱烘乾法,這是唯一可以直接測量土壤水分方法,也是目前國際上的標準方法。用土鑽採取土樣,用0.1g 精度的天平稱取土樣的重量,記作土樣的溼重M,在 105℃的烘箱內將土樣 烘6~8 小時 至恆重, 然後測定烘乾土樣 ,記作土樣的乾重Ms
土壤含水量=(烘乾前鋁盒及土樣質量-烘乾後鋁盒及土樣質量)/(烘乾後鋁盒及土樣質量-烘乾空鋁盒質量)*100%
2、張力計法
也稱負壓計法,它測量的是土壤水吸力測量原理如下:當陶土頭插入被測土壤後,管內自由水透過多孔陶土壁與土壤水接觸,經過交換後達到水勢平衡,此時,從張力計讀到的數值就是土壤水(陶土頭處)的吸力值,也即為忽略重力勢後的基質勢的值,然後根據土壤含水率與基質勢之間的關係(土壤水特徵曲線)就可以確定出土壤的含水率
3、電阻法(Electrical resistance)
多孔介質的導電能力是同它的含水量以及介電常數有關的,如果忽略含鹽的影響,水分含量和其電阻間是有確定關係的電阻法是將兩個電極埋入土壤中,然後測出兩個電極之間的電阻。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電極與土壤的接觸電阻有可能比土壤的電阻大得多。因此採用將電極嵌入多孔滲水介質(石膏、尼龍、玻璃纖維等)中形成電阻塊以解決這個問題
4、中子法(Neutron scattering)
中子法就是用中子儀測定土壤含水率中子儀的組成主要包括:一個快中子源,一個慢中子檢測器,監測土壤散射的慢中子通量的計數器及遮蔽匣,測試用硬管等。快中子源在土壤中不斷地放射出穿透力很強的快中子,當它和氫原子核碰撞時,損失能量最大,轉化為慢中子(熱中子),熱中子在介質中擴散的同時被介質吸收,所以在探頭周圍,很快的形成了持常密度的慢中子云
5、γ-射線法(Gamma-ray attenuation)
γ-射線法的基本原理是放射性同位素(現常用的是137Cs,241Am)發射的γ-射線法穿透土壤時,其衰減度隨土壤溼容重的增大而提高。
6、駐波比法(Standing wave ratio)
自從Topp 等人在1980 年提出了土壤含水率與土壤介電常數之間存在著確定性的單值多項式關係,從而為土壤水分測量的研究開闢了一種新的研究方向,即透過測量土壤的介電常數來求得土壤含水率從電磁學的角度來看,所有的絕緣體都有可以看著是電介質,而對於土壤來說,則是於土壤固相物質、水和空氣三種電介質組成的混合物。在常溫狀態下,水的介電常數約為80,土壤固相物質的介電常數約為 3~5,空氣的介電常數為1,可以看出,影響土壤介電常數主要是含水率。Roth 等提出了利用土、水和空氣三相物質的空間分配比例來計算土壤介電常數,並經Gardner 等改進後,為採用介電方法測量土壤水分含量提供了進一步的理論依據,並利用這些原理進行土壤含水率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