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28192534657

    1.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2.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3.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4. 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

    5. 自是思量渠不成,人間總被思量誤。

    6.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 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僕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

    7. 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8. 幾度燭花開又落,人間須信思量錯。

    9. 無我之境,人唯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

    10. 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11. 社會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

    12. 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故謂文學後不如前,餘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無以易也。

    13. 一切景語皆情語。

    14. 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縱使盟誓終不復,人間只有相思份。

    15.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16.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17. 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寫之於文學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係,限制之處。故雖寫實家,亦理想家也。又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於自然,而其構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理想家,亦寫實家也。

    18. 詞至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19.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區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必鄰於理想故也。

    20. 古詩云:"誰能思不歌,誰能飢不食。"詩詞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鳴者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有玩家說大秘境15層就屬於“割草”,當前賽季難度級別應該怎樣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