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兆霞

    宋·沈括

    陳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縣日2,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為盜者3。述古乃紿之曰4:某廟有一鍾,能辨盜至靈5。使人迎置閣後祠之。引群囚立鍾前,自陳不為盜者摸之則無聲,為盜者摸之則有聲。述古自率同職禱鍾甚肅,祭訖6,以帷圍之,乃陰使人以墨塗鍾7。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人帷摸之,出乃驗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無墨,訊之,遂承為盜,蓋恐鐘有聲不敢摸也。此亦古之法,出於小說。

    1陳述古:陳襄,字述古,人稱古靈先生。北宋官員,曾任樞密直學士,簡稱“密直”。祠:祭祀,供奉。2知:任職。建州:州名,治所在今福建建甌。浦城:今福建浦城縣。3的(di):確實。4紿(dai):欺騙。5至:極。6訖:完畢。7陰:暗地裡。

    【析點】 陳襄頗懂得一些犯罪心理學知識,抓住做賊心虛的特點,對真正的“為盜者”展開了一場攻心戰。他在一群嫌疑犯面前聲稱某廟一鍾能辨盜,又“使人迎置閣後”,畢恭畢敬地供奉起來,讓犯人們在鍾前賭咒發誓:“我若偷盜,手摸鐘則有聲,未偷盜,摸鐘則無聲。”他自己也“率同職”一本正經地“禱鍾甚肅”。之後,以帷圍之,讓犯人逐個去摸,暗地裡卻使人以墨塗鍾。由於辨盜前嚴肅、虔敬的氛圍已被渲染得無以復加,真正的罪犯自然心虛膽寒,不敢摸鐘,手上也就沒有墨跡,落入了陳襄的圈套,好一個引君入彀! 古靈先生也不愧是“古靈”先生。雖說此乃“古之法,出於小說”,但無獨有偶,南宋劉宰智斷竊釵案,明代施愚山神殿辨奸的故事用計都與此極相似,劉、施二人斷案時,說不定還受了這則故事的啟發呢。當然,摸鐘辨盜已不適用於今,但陳襄斷獄時抓住罪犯心理,巧施智謀的做法還是值得借鑑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軍訓必備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