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62339713923
-
2 # 未來可期_487
盜賊是害怕鐘響,沒有敢去摸。所以他手上沒墨汁。
陳述古巧妙的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害怕被識破的心虛心理,切中要害,雖然沒有經過繁瑣的調查取證,卻不戰而屈人之兵,直接找出了真正的盜賊。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那些聰明睿智的古代官吏們確實有他們獨到的審案方法,能夠巧用犯罪心理學,審不厭詐,至今看來都有著絕妙的藝術性和欣賞性。善於心理分析,有益於提高工作效率。
譯文:陳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縣。有家富戶丟失了一些財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幾個人,但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小偷。陳述古就欺騙他們說:“某寺裡有一口鐘,極其靈驗,它能把真正的盜賊辨認出來。”於是,陳述古就派人把這口鐘迎到縣府衙門放到後閣供奉著。 接著,他把囚犯們引來站在鐘的前面,當面告訴他們說:“沒有做小偷的摸這鐘就沒有聲音,做了小偷的一摸就會發出聲音。”陳述古親自率領同事們向鍾禱告,態度非常嚴肅,祭祀完畢後用布幕把鍾圍起來。然後暗中派人用墨汁塗鍾。 很長時間之後,帶著那些囚犯一個個地把手伸進那布幕裡去摸鐘。他們把手從布里伸出時,陳述古就檢驗他們的手,只見他們的手上都有墨跡,獨有一個人的手上沒有,於是真正的小偷顯露出來了——他是擔心摸了鍾會發出聲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經過審訊,這個人就承認了。 出處: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卷十三》。 原文:陳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縣。富民失物,捕得數人,莫知的為盜者。述古紿曰:“某寺有一鍾,至靈,能辨盜。”使人迎置後閣祠之。引囚立鍾前,諭曰:“不為盜者摸之無聲,為盜者則有聲。” 述古自率同職禱鍾甚肅,祭訖以帷圍之。乃陰使人以墨塗鍾。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驗其手,皆有墨,一囚獨無墨,乃見真盜——恐鐘有聲,不敢摸者。訊之即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