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餘二如蘞

    雖然夏朝的歷史現在還沒證實,但是華夏一詞並不是因為夏朝而來的。“華夏”是古代中國中原地區各族的合稱,也稱“華夏民族”,因此,華人也被稱為“華夏子孫”、“華夏兒女”。那這個人人習以為常的名稱究竟從何而來呢?為什麼要稱古代的中原為“華夏”呢?

    對於此問題,學術界說法不一,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種觀點是,“華夏”一名是以文化高低來定的。文化高的民族稱為“華”,文化高的周禮地區稱為“夏”,將二者合起來,即“華夏”,就是“中國”。而“華夏”以外的文化低的地區和民族,就被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後來,隨著“華夏”的不斷壯大,便將所有接受華夏文化的民族都納入了傳統華夏族的範疇。這時,“華夏”就代表整個中華民族了。

    第二種說法是,在遠古時代,中矩民族主要有華夏、東夷、南蠻三大族。後來,華夏集團的首領黃帝兼併並統一了其他集團,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所以,整個中華民族便都歸屬於華夏集閉,“華夏”自然就成為中華民族古老的代表。

    第三種說法認為,“華”即花,原來是中國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種標誌,後來和燕山腳下的龍圖騰標誌的部族,共同形成中華文化的主體。而“夏”指的則是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先祖。大約在春秋時代開始,中國古籍上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族。

    第4種說法見於《書·武成》,文中記載:“華夏蠻貊,罔不率俾。疏:“夏,大也。故大國曰夏。華夏謂中國也。”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夏”應該來源於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名字。而既然稱“華夏”,而不稱“夏華”,則說明“華”應早於“夏”。而在夏朝之前的古籍中,我們査到與“華”有關的就只有中華始祖伏羲的故土——華胥國。所以,“華夏”一名有可能就源於此。

  • 2 # 仕安山

    華夏二字只是春秋往後的古籍中對"中原"的代指,與夏朝歷史並無多少關係。在周朝時,凡遵守周禮之諸侯,皆稱"諸夏",用以區別夷狄,。

  • 3 # 漢界狼居胥

    認為夏朝不存在的是國外考古界,因為沒有發現任何遺址。夏朝我個人認為是存在的,山海經中有記載,有人會說那是神話!可是為什麼外華人可以在神話中找歷史?暫且不談存在與否,讓我們說說“華夏”二字從何而來。“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可見,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族即以後的漢族,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周人,“華夏”這個稱呼,是來源於周人的自稱。他們首先是在反對商人的戰爭中稱自己和自己的同盟為“夏”,後又將自己分封出去的諸侯國稱作“諸夏”或“諸華”。以後,這些諸侯國各自壯大發展,把周圍其它夏商舊族和戎狄族納入自己統治的範圍內,最終融匯成一個具有華夏共同文化的民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年利潤”的借方表示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