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工藝
(一) 磚澆水
砌體用磚必須在砌筑前一天澆水溼潤,一般以水浸入磚四邊1.5cm為宜,含水率為10%~15%,常溫施工不得用幹磚上牆;雨期不得使用含水率達飽和狀態的磚砌牆;冬期拎不得澆水,可適當增大砂漿稠度。
(二) 砂漿攪拌
砂漿配合比採用重量比,計量精度水泥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內,機械攪拌時,攪拌時間不得少於2min;加入粉煤灰或外加劑,攪拌不少於3min;摻用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攪拌3~5min。
(三) 砌磚牆
1、 組砌方法:砌體一般採用一順一丁砌法。磚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後填心的包心砌法。
2、 排磚撂底:一般外牆第一層磚撂底時,兩山牆排丁磚,前後簷縱牆排條磚。根據彈好的門視窗位置線及構造柱的尺寸,認真核對窗間牆、垛尺寸,其長度是否符合排磚模數,如不符合模數時,可將門視窗的位置左右移動。若留破活,七分頭或丁磚排在視窗中間、附牆垛或其他不明顯的部位。移動門視窗位置時,應注意暖衛立管及門窗開啟時不受影響。另外,在排磚時還要考慮在門視窗上邊的磚牆合攏時也不出現破活。所以排磚時必須全盤考慮。前後簷牆排第一皮磚時,要考慮甩窗日後砌條磚,窗角上必須是七分頭才是好活。
3、 選磚:外牆磚要稜角整齊,無彎曲、裂紋,顏色均勻,規格基本一致。敲擊時聲音響亮、焙燒過火變色、變形的磚可用在基礎或不影響外觀的內牆上。
4、 盤角:砌磚前應先盤好角,每次盤角不要超過五層,新盤的大角,及時進行吊、靠。如有偏差及時修整。盤角時要仔細對照皮數杆的磚層和標高,控制好灰縫大小,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大角盤好後再複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後,再掛線砌牆。
5、 掛線:砌築37牆必須掛雙線,如果長牆幾個人共使用一根通線,中間應設幾個支點,小線要拉緊,每層磚都要穿線看平,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平直通順;砌24牆時,可採用掛外手單線(視磚外觀質量要求情況,如果質量好要求高也可掛雙線,提高砌磚質量。)可照顧磚牆兩面平整,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礎。
6、 砌磚:砌磚採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的“三一”砌磚法。砌磚時磚要放平。裡手高,牆面就要張;裡手低,牆面就要背。砌磚一定要跟線,“上跟線,下跟稜,左右相鄰要對平”,砌築砂漿要隨攪拌隨使用,一般水泥砂漿必須在3h內使完,混合砂漿必須在4h內用完。
7、 留搓:磚混結構施工縫一般留在構造柱處。一般情況下,磚牆上不留直搓。如果不能留斜搓時,可留直磋,但必須砌成凸磋,並應加設拉結筋。拉結筋的數量為每120mm牆厚設一根ф6的鋼筋,間距沿牆高不得超過500mm。其埋入長度從牆的留磋處算起,一般每邊均不小於500mm,末端加90°彎鉤。
8、 預埋木磚和牆體拉結筋:木磚預埋時應小頭在外,大頭在內,數量按洞口高度決定。洞口高在1.2m以內,每邊放2塊;高1.2~2m,每邊放3塊;高2~3m,每邊放4塊,預埋木磚的部位一般在洞日上邊或下邊四皮磚,中間均勻分佈。木磚要提前做好防腐處理,防腐材料一般用瀝青油。預埋木磚的另一種方法:按照磚的大小尺寸製作砂漿塊,製作時將木磚預埋好,達到強度後,按部位要求砌在洞口。牆體拉結筋的位置、規格、數量、間距均按設計及施工規範要求留置,不得錯放、漏放。
9、 安裝過樑、梁墊:安裝過樑、梁墊時,其標高、位置及型號必須準確,坐灰飽滿。如坐灰厚度超過2cm時,要用豆石混凝土鋪墊,邊梁安裝時,兩端支座長度必須一致。
10、 構造柱做法:在構造柱連線處必須砌成馬牙磋。每一個馬牙搓高度方向為五皮磚,並且是先退後進。拉結筋按設計要求放置,設計無要求按構造要求放置。
11、 每層承重牆最上一皮磚,在梁或梁墊下面。挑簷應是整磚丁砌層。
二、 成品保護
1、 牆體拉結筋,抗震構造柱鋼筋,及各種預埋件、暖衛、電氣管線等,均應注意保護,不得任意拆改或損壞。
2、 砂漿稠度應適宜,砌牆時應防止砂漿濺髒牆面。
3、 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時,要認真操作,防止碰撞剛砌好的磚牆。
4、 尚未安裝樓板或面層板的牆和柱,當可能遇到大風時,應採取臨時支撐等措施,保證施工中牆體的穩定性。
三、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 舌頭灰未刮盡,半頭磚集中使用造成通縫;一磚牆非掛線面;磚牆錯層造成螺絲牆。半頭磚要分散在較大的牆體上,首層或樓層的第一皮磚要查對皮數杆的標高及層高,防止到頂砌成螺絲牆。
2、 構造柱砌築不符合要求;構造柱磚牆應砌成大馬牙搓,設定好拉結筋從柱腳開始兩側都必須是先退後進。
一、操作工藝
(一) 磚澆水
砌體用磚必須在砌筑前一天澆水溼潤,一般以水浸入磚四邊1.5cm為宜,含水率為10%~15%,常溫施工不得用幹磚上牆;雨期不得使用含水率達飽和狀態的磚砌牆;冬期拎不得澆水,可適當增大砂漿稠度。
(二) 砂漿攪拌
砂漿配合比採用重量比,計量精度水泥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內,機械攪拌時,攪拌時間不得少於2min;加入粉煤灰或外加劑,攪拌不少於3min;摻用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攪拌3~5min。
(三) 砌磚牆
1、 組砌方法:砌體一般採用一順一丁砌法。磚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後填心的包心砌法。
2、 排磚撂底:一般外牆第一層磚撂底時,兩山牆排丁磚,前後簷縱牆排條磚。根據彈好的門視窗位置線及構造柱的尺寸,認真核對窗間牆、垛尺寸,其長度是否符合排磚模數,如不符合模數時,可將門視窗的位置左右移動。若留破活,七分頭或丁磚排在視窗中間、附牆垛或其他不明顯的部位。移動門視窗位置時,應注意暖衛立管及門窗開啟時不受影響。另外,在排磚時還要考慮在門視窗上邊的磚牆合攏時也不出現破活。所以排磚時必須全盤考慮。前後簷牆排第一皮磚時,要考慮甩窗日後砌條磚,窗角上必須是七分頭才是好活。
3、 選磚:外牆磚要稜角整齊,無彎曲、裂紋,顏色均勻,規格基本一致。敲擊時聲音響亮、焙燒過火變色、變形的磚可用在基礎或不影響外觀的內牆上。
4、 盤角:砌磚前應先盤好角,每次盤角不要超過五層,新盤的大角,及時進行吊、靠。如有偏差及時修整。盤角時要仔細對照皮數杆的磚層和標高,控制好灰縫大小,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大角盤好後再複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後,再掛線砌牆。
5、 掛線:砌築37牆必須掛雙線,如果長牆幾個人共使用一根通線,中間應設幾個支點,小線要拉緊,每層磚都要穿線看平,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平直通順;砌24牆時,可採用掛外手單線(視磚外觀質量要求情況,如果質量好要求高也可掛雙線,提高砌磚質量。)可照顧磚牆兩面平整,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礎。
6、 砌磚:砌磚採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的“三一”砌磚法。砌磚時磚要放平。裡手高,牆面就要張;裡手低,牆面就要背。砌磚一定要跟線,“上跟線,下跟稜,左右相鄰要對平”,砌築砂漿要隨攪拌隨使用,一般水泥砂漿必須在3h內使完,混合砂漿必須在4h內用完。
7、 留搓:磚混結構施工縫一般留在構造柱處。一般情況下,磚牆上不留直搓。如果不能留斜搓時,可留直磋,但必須砌成凸磋,並應加設拉結筋。拉結筋的數量為每120mm牆厚設一根ф6的鋼筋,間距沿牆高不得超過500mm。其埋入長度從牆的留磋處算起,一般每邊均不小於500mm,末端加90°彎鉤。
8、 預埋木磚和牆體拉結筋:木磚預埋時應小頭在外,大頭在內,數量按洞口高度決定。洞口高在1.2m以內,每邊放2塊;高1.2~2m,每邊放3塊;高2~3m,每邊放4塊,預埋木磚的部位一般在洞日上邊或下邊四皮磚,中間均勻分佈。木磚要提前做好防腐處理,防腐材料一般用瀝青油。預埋木磚的另一種方法:按照磚的大小尺寸製作砂漿塊,製作時將木磚預埋好,達到強度後,按部位要求砌在洞口。牆體拉結筋的位置、規格、數量、間距均按設計及施工規範要求留置,不得錯放、漏放。
9、 安裝過樑、梁墊:安裝過樑、梁墊時,其標高、位置及型號必須準確,坐灰飽滿。如坐灰厚度超過2cm時,要用豆石混凝土鋪墊,邊梁安裝時,兩端支座長度必須一致。
10、 構造柱做法:在構造柱連線處必須砌成馬牙磋。每一個馬牙搓高度方向為五皮磚,並且是先退後進。拉結筋按設計要求放置,設計無要求按構造要求放置。
11、 每層承重牆最上一皮磚,在梁或梁墊下面。挑簷應是整磚丁砌層。
二、 成品保護
1、 牆體拉結筋,抗震構造柱鋼筋,及各種預埋件、暖衛、電氣管線等,均應注意保護,不得任意拆改或損壞。
2、 砂漿稠度應適宜,砌牆時應防止砂漿濺髒牆面。
3、 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時,要認真操作,防止碰撞剛砌好的磚牆。
4、 尚未安裝樓板或面層板的牆和柱,當可能遇到大風時,應採取臨時支撐等措施,保證施工中牆體的穩定性。
三、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 舌頭灰未刮盡,半頭磚集中使用造成通縫;一磚牆非掛線面;磚牆錯層造成螺絲牆。半頭磚要分散在較大的牆體上,首層或樓層的第一皮磚要查對皮數杆的標高及層高,防止到頂砌成螺絲牆。
2、 構造柱砌築不符合要求;構造柱磚牆應砌成大馬牙搓,設定好拉結筋從柱腳開始兩側都必須是先退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