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 financial accounting 企業會計的一個分支。旨在反映與控制企業財務狀況及其變動和財務成果的財務資訊系統。它在會計制度和會計原則的指導下,對企業已發生和已完成的經濟業務(會計事項)中能用貨幣計量的資料,按照一定的會計模式,加工轉換成藉助於會計報表(財務報表)所表達的財務資訊,以供企業內外有關方面在謀求增收節支、提高效益和進行理財決策時參考。 西方國家 財務會計是以向企業外部利害關係集團(主要是投資人和債權人)提供有助於投資決策與信貸決策的通用財務報表和其他財務報告為目標。通用財務報表一般包括:①資產負債表;②利潤或收益表;③業主或股東產權的其他變動表;④財務狀況變動表。這些報表反映的企業財務狀況、財務狀況的變動和經營成果主要屬於歷史資訊和貨幣資訊,但結合其他財務報告中的預測資訊和非貨幣資訊,投資人和債權人可以從中瞭解“企業創造有利的現金流動(現金淨流入)能力”,以便在作出投資和信貸決策前,能對企業投資和貸款中獲得的預期現金流入(股利、利息、到期證券和貸款的本金收入),在金額、時間安排和不確定性等方面作出較為正確的預測與判斷。西方企業對外公開的財務報表,目前一般是按傳統的會計模式(歷史成本會計模式)將會計資料加工改制而成。鑑於傳統的會計模式不反映通貨膨脹的影響會降低會計資訊的“決策有用性”,西方國家的會計界正致力於財務會計和財務報告模式的改革研究。已提出的改革設想主要有:①一般購買力會計模式(一般購買力報告模式)。旨在消除通貨膨脹(貨幣購買力下跌)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他們建議在保留歷史成本會計模式的基礎上,對於由此產生的財務報表(即傳統的財務報表)統一按一般物價指數加以調整。例如,在美國,可用“不變價格美元”(constant dollars)代表報表中的“歷史美元”(historical dollars)重新表達所有專案。②現行成本(重置成本)會計模式。旨在消除企業擁有的經濟資源中各個專案具體價格變動的影響。他們建議用現行成本(重置成本)會計模式代替歷史成本會計模式,產生以現行成本為基礎的財務報表。在美國,按照1979年公佈的第33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 (SFAS No.33),要求符合條件的證券上市的大公司,在傳統的財務報表以外,對規定的專案同時用“不變價格美元”和“現行成本”作為補充資料,在其他的財務報告手段中加以表達。在英國,按照1980年公佈的第16號標準會計慣例公告(SSAP No.16),要求指定的大公司(人壽保險和投資信託企業除外),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提供現行成本資訊。 西方國家財務會計的特點之一,是受會計原則的指導。例如,在美國,是受公認會計原則(GAAP)的指導。鑑於指導財務會計的現行公認會計原則主要是對傳統會計實務的歸納與描述,美國會計界已經開始研究一套會計概念結構來改進公認會計原則,發展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從1978~1984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先後發表的第1~5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SFAC No.1~5)和1983年12月 3日發表的徵求意見稿(建議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分別對企業財務報告的目標,會計資訊質量的特徵,財務報表的要素,非企業組織財務報告目標和企業財務報表的確認與計量等問題,闡述了具有權威性的見解。 中國 財務會計通常指傳統的會計核算中除成本核算以外的部分,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會計,基金和借款會計,銷售收入、利潤確定和分配會計,還包括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實行對外開放而不斷出現的財務會計的新內容,如分期收款銷售會計、租賃會計、外幣業務會計、分支機構和聯營會計、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合併會計報表等。
財務會計 financial accounting 企業會計的一個分支。旨在反映與控制企業財務狀況及其變動和財務成果的財務資訊系統。它在會計制度和會計原則的指導下,對企業已發生和已完成的經濟業務(會計事項)中能用貨幣計量的資料,按照一定的會計模式,加工轉換成藉助於會計報表(財務報表)所表達的財務資訊,以供企業內外有關方面在謀求增收節支、提高效益和進行理財決策時參考。 西方國家 財務會計是以向企業外部利害關係集團(主要是投資人和債權人)提供有助於投資決策與信貸決策的通用財務報表和其他財務報告為目標。通用財務報表一般包括:①資產負債表;②利潤或收益表;③業主或股東產權的其他變動表;④財務狀況變動表。這些報表反映的企業財務狀況、財務狀況的變動和經營成果主要屬於歷史資訊和貨幣資訊,但結合其他財務報告中的預測資訊和非貨幣資訊,投資人和債權人可以從中瞭解“企業創造有利的現金流動(現金淨流入)能力”,以便在作出投資和信貸決策前,能對企業投資和貸款中獲得的預期現金流入(股利、利息、到期證券和貸款的本金收入),在金額、時間安排和不確定性等方面作出較為正確的預測與判斷。西方企業對外公開的財務報表,目前一般是按傳統的會計模式(歷史成本會計模式)將會計資料加工改制而成。鑑於傳統的會計模式不反映通貨膨脹的影響會降低會計資訊的“決策有用性”,西方國家的會計界正致力於財務會計和財務報告模式的改革研究。已提出的改革設想主要有:①一般購買力會計模式(一般購買力報告模式)。旨在消除通貨膨脹(貨幣購買力下跌)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他們建議在保留歷史成本會計模式的基礎上,對於由此產生的財務報表(即傳統的財務報表)統一按一般物價指數加以調整。例如,在美國,可用“不變價格美元”(constant dollars)代表報表中的“歷史美元”(historical dollars)重新表達所有專案。②現行成本(重置成本)會計模式。旨在消除企業擁有的經濟資源中各個專案具體價格變動的影響。他們建議用現行成本(重置成本)會計模式代替歷史成本會計模式,產生以現行成本為基礎的財務報表。在美國,按照1979年公佈的第33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 (SFAS No.33),要求符合條件的證券上市的大公司,在傳統的財務報表以外,對規定的專案同時用“不變價格美元”和“現行成本”作為補充資料,在其他的財務報告手段中加以表達。在英國,按照1980年公佈的第16號標準會計慣例公告(SSAP No.16),要求指定的大公司(人壽保險和投資信託企業除外),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提供現行成本資訊。 西方國家財務會計的特點之一,是受會計原則的指導。例如,在美國,是受公認會計原則(GAAP)的指導。鑑於指導財務會計的現行公認會計原則主要是對傳統會計實務的歸納與描述,美國會計界已經開始研究一套會計概念結構來改進公認會計原則,發展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從1978~1984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先後發表的第1~5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SFAC No.1~5)和1983年12月 3日發表的徵求意見稿(建議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分別對企業財務報告的目標,會計資訊質量的特徵,財務報表的要素,非企業組織財務報告目標和企業財務報表的確認與計量等問題,闡述了具有權威性的見解。 中國 財務會計通常指傳統的會計核算中除成本核算以外的部分,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會計,基金和借款會計,銷售收入、利潤確定和分配會計,還包括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實行對外開放而不斷出現的財務會計的新內容,如分期收款銷售會計、租賃會計、外幣業務會計、分支機構和聯營會計、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合併會計報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