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戲說無字真經
-
2 # a58甲
既然是對聯,只要上下對仗工整壓韻合仄即可,至於上下聯之間內容上的關聯度密切於否,有無邏輯性反倒次之。這幅對聯即如此。上下聯之間形式上較工整,內容上則稍有聯絡但關聯度不大。
上述觀點也是仁智之見罷了,僅供參考。
本人試一下,對一下聯請教一二。
下聯:立孝平家猶為篤
-
3 # 秋水6908
這樣對,如果單從字詞嚴格按對聯的標準來說,確實不合格適。
但從事略、典故上講,這個對聯可取。
守仁:是人名,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創立心學。稱陽明心學。推行知行合一。曾國藩研習陽明心學,編練湘軍進攻太平天國,歷時十二年克盡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將陽明心學應用於現代企業管理,締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日本"經營之聖"。馬雲馬老師也崇尚心學,他所說的知行合一,即是心學的哲學思想。
王陽明也憑藉心學對理學發起挑戰,並自成一派。也是由他才把儒家上升到哲學高度,並撼動了程朱理學的統治地位。
心學,與程朱理學的最大不同是擺脫了空談。過去的讀書人,信奉程朱理學只停留在書卷尺牘上,而到了後期,至於過去人們如何解說程朱理學,我確實沒有太多瞭解,但練字抄古書的過程中,我抄過《程子四箴》(系宋代大儒程頤所撰視、聽、言、動四箴),並從中瞭解到一些資訊。簡單說來就是要:人要依靠天性和後天有選擇性的學習達到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雖說宣揚的是孔子的“非禮毋視,非禮毋聽,非禮毋言,非禮毋動”言論,但在解釋過程中,透過字裡行間我們能清楚的看到除了肯定了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同時也融進了道家辯正思想:蔽變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而且這樣的文字還放在《程子四箴》首段,可見程頤對道家思想的認同與重視。更在《程子四箴》中融入了佛家的因果思想: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
LAO豬抄《程子四箴》
雖有這樣的說法,已經與“心學”接近,但在具體的生活實踐中,二程與朱熹的選擇是:理。就是先有對事物的認識,才有從對事物的觀察中得到對事物的認知。簡單的說,就是先賢對某些事已經給出了標準,你在觀察的時候就看這事是不是合乎先賢所制定的標準,以真正達到聖人所提出的“格物致知”能力。這種劃地為牢,不越雷池半步的思想後來成為了統治階級的推崇的主流思想。
而心學呢,則是指出了知與行的必然性。就是要透過自己的實踐來驗證以達到“致良知”結果。
因此,上聯的大意可解釋為:用心學治世還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下聯呢,就具體的說到了心學的核心。"無竹依窗終覺空"。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真的是說,窗前沒有竹子,窗子就是空的?就是俗人?
是的,蘇東坡雖然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但就這個對聯來說,指的不是這個。從對聯上下文來說,下聯應該指的是,王陽明格竹一事。也正是因為格竹失敗才成就了觸動了王明陽發展心學,並推出“知行合一”的理論。故事是這樣:
錢洪德,相信"格物致知",因此就想借格竹來體會“虛心抱節”的情操,連續在竹林邊格了三天,結果什麼也沒格出來,還因此受風生了一場大病。
後來他把這件事告訴了王陽明,並就此提出了疑問:格物致知是不是真的?王陽明那時篤信理學,覺得錢洪德天資淺,所以自己就到自家庭院竹林格竹,格了三天,身體上倒沒什麼,但他與錢洪德一樣,啥也沒格出來。王陽明覺得可能是時間短了,後來他又繼續格了四天,一共七天,結果跟錢洪德一樣除了受風得了場病,也是空手而歸。在病中,他與錢洪德一樣開始懷疑朱熹的理論。
這就是歷史上“守仁格竹”的故事。當然,還有別的版本,在這裡不一一贅述。
此後,王陽明不停的“格”,但並沒豁然貫通的跡象,反而時時透過生活的痛苦的“格”出更多的道理。於是他對朱熹的質疑不斷的加深,直到後來王陽明因反對宦官劉瑾,被謫貶至貴州龍場,在龍場裡“頓悟”了王陽明突然頓: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題。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正是500年前的這個“龍場悟道”之後 ,居於正統地位的程朱理學受到了正面挑戰,並開啟了聲勢頗為浩大的陽明學潮流。心學提倡透過“致良知”,透過"良知"的開導,達成"安天下之民"、"成天下之治"理想結果。
因此,下聯的意思是:窗前無竹可格終究思想仍然空無一物。
所以,按照這樣來解釋,這個對聯按順對來看,是合適的。
回覆列表
仁,不是對所有人開放。但沒有仁在的人是不可信。
依窗無竹終覺空,畢竟只是某些人的感覺。這竹也可以視為一種信仰或底線吧!
回答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