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茶花女秋風清天藍

    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的《春》中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有:

    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詳解:作品一開頭,作者就用了一個反覆修辭格。“盼望”這一動詞的反覆使用。突兀、有力、急切地反映出人們期盼春天來臨的迫切心情。緊接著用一個“擬人”辭格,來傳遞春天的訊息。

    2、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詳解:這句話用了擬人辭格。將太陽人格化,既抓住了春天太陽的特徵,表現了春陽的溫暖,更展示出春陽內在的神韻。整個句子又構成排比句,“擬人”、“排比”的套用,從大處著筆,對山、水、太陽進行了粗線條的描畫,簡明地勾勒出初春的總輪廓。

    3、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詳解:這句話用了擬人修辭格。“偷偷”、“鑽”等詞語將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傳神地表現出來。

    4、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詳解:這句話是排比、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桃花、杏花、梨花的競相開放描繪得非常生動、非常形象。“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將三個“比喻”修辭格連著使用。而這三個比喻句又組成排比句。

    5、花裡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詳解:這句話用的是通感和排比修辭手法。“花”是視覺,作者把它移植到味覺,說是“帶著甜味”。看著春華想到秋實——滿樹的“桃兒、杏兒、梨兒”,著實讓人過足了喜獲水果豐收之癮。這樣的想象不僅拓寬了描繪的視野,更從另一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愛。

    6、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詳解:這句用的“擬人”修辭格。一個“鬧”字。將蜜蜂人格化,非常貼切。這樣的描寫既表現出聲響。隱含著一片喧鬧沸騰,更寓意著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7、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詳解:這句話是用的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草叢裡的野花“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非常生動。正是這些小野花,與別的花兒一起組成春花大家族,將春天大地裝扮得分外靚麗妖繞。

    8、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詳解:這句話用的是引用與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子先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的詩句,用以狀寫春風的溫暖、柔和,非常親切可感。

    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用了“比喻”修辭格,這個比喻讓人覺得非常親切、非常生活化,容易勾起人們兒時的回憶,倍感母愛的溫暖和偉大。

    9、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

    詳解:此句用的是擬人修辭格。鳥兒都來“賣弄”歌喉,它們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作者以“鳥唱”等鳥兒歡快的表現,襯托出人們愉悅的心情,反映出春天給人們、鳥兒、大地上的一切生靈帶來了歡愉。

    10、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入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詳解:此句用了比喻、排比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將連綿春雨比作牛毛、花針、細絲,這三個比喻連用構成了排比。接著,用一個“織”字,將春雨人格化,也將春雨描繪得異常的溼潤。

    11、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裡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

    詳解:這句話用的是對偶的修辭手法,將鄉間的各式人等的活動描繪出來。

    12、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著。

    詳解:這句用了疊音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此處的“疊音”體現了聲音美和語感美。房屋“在雨裡靜默著”是將房屋人格化,將蟄伏了一冬的房屋描繪得更富有靈性,裝點著煙雨初春的鄉村。

    13、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詳解;這句話將春天比作“娃娃”,是比喻和擬人兼用。春天原非像別的事物那樣可知、可感、可觸控,但作者把它比作新生的娃娃後,就賦予了它新的生命。

    1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詳解:此旬兼用“比喻”和“擬人”,將春天比作“小姑娘”。春天漸漸長大,變成“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她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笑著,走著”,著實招人喜愛。

    15、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詳解:此句用的是“比喻”和“擬人”兼用,將春天比作“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的“青年”,有理想,有勇氣,有作為,敢擔當。春天這個“健壯的青年”,“領著我們上前去。”在此,作者縱情讚美春天。並迸一步揭示出:春天有著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一學生準備以後考研,最近學校推薦考ACCA、CMA,到底有沒有必要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