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宋小集
-
2 # 布衣小周
拿醫學的資料來講:這屬於酒精中毒的表現。人體內有兩種酶:乙醇脫氫酶與乙醛脫氫酶。這兩種酶參與人體酒精的代謝,當人體缺少乙醛脫氫酶的時候,人體就無法將酒精分子快速代謝掉,於是酒精就在體內蓄積,引起中毒表現,即大家看到的臉色發紅現象。
拿醫學的資料來講:這屬於酒精中毒的表現。人體內有兩種酶:乙醇脫氫酶與乙醛脫氫酶。這兩種酶參與人體酒精的代謝,當人體缺少乙醛脫氫酶的時候,人體就無法將酒精分子快速代謝掉,於是酒精就在體內蓄積,引起中毒表現,即大家看到的臉色發紅現象。
我們身邊有這樣一類人,抿一口酒就會臉紅,有人說這樣的人很慫,也很多人就認為喝酒臉紅的人都很能喝;有的人喝酒越喝臉越白,有人說這樣的人能喝。實際上,這種說法都是是錯誤的。其實“喝酒臉紅的人是身體內缺少一種酶,並不是喝酒臉紅的人就很能喝!”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喝酒後形成兩種狀態呢?
這個要從人體對酒精(乙醇)的處理說起。
有兩種酶跟處理乙醇有關: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
如果一個人體內只有較多的乙醇脫氫酶 而沒有乙醛脫氫酶,他就是一個容易喝酒臉紅的人。前一種酶負責將乙醇轉化成乙醛,體內乙醛具有讓面部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造成臉紅。停止喝酒1-2個小時後紅色就會漸漸腿去。
面部面板潮紅是因為皮下暫時性血管擴張所致,主要原因是乙醛引起的,醫學上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飲酒性面紅”。
有些人喝酒並不會臉紅,反而會越喝越白,他們也不是真正的喝酒高手,臉發白是因為兩種酶都缺乏,於是乙醇在體內積聚,起初並不會有什麼問題,只是到了一個極限的時候,他會突然倒下,即酒精中毒。
如果一個人體內有高含量的這兩種酶,他就是一個很能喝的人。喝酒後的表現主要為大量出汗。因為如果兩個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變成乙酸進入TCA迴圈而發熱,所以大量發熱而出汗。這樣的人不多,在人群中大概10萬分之一左右,傳說中的“千杯不醉”。
飲酒有其益,也有其害。適量飲酒(一天不超過一兩),有促進血液迴圈,幫助氣血執行,解除疲勞等好處。
飲酒過量,最受傷的是肝臟。有40~90%的肝硬化患者有酒濫用歷史。肝損害的發生是與飲酒量直接相關的,即當飲酒量達到一定程度後,肝損害的危險性陡然增加。希望喝酒的人能掌握合適自己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