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王頭談歷史

    公元846年,李忱被擁立稱帝,是為唐代第十六位皇帝宣宗(846年4月-859年9月在位)。

    從唐代中後期幾位皇帝來看,有的荒淫,有的奢侈,有的驕橫,有的昏庸。

    但是,李忱卻一反前朝的不良習性,既能恭謹節儉,又能以禮待人,被後人稱讚為“小太宗”。

    一、“痴兒”李忱被馬元贄擁立為皇帝。

    李忱是唐憲宗的妃子鄭氏所生,自幼口吃,很少開口說話,人稱“痴兒”。

    唐憲宗本來是想立李忱為太子的,卻因故被唐文宗李昂搶了先。李昂死後不久,他的弟弟李炎即位,是為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李炎(劇照)

    李炎雖然封自己的皇叔李忱為光王,卻經常無辜欺負他。但是,不管侄兒武宗怎麼取笑和耍弄他,李忱也沒有過度的反應。

    李炎因五個兒子年幼,沒有早立太子,儲君之位一直空懸。等到病重時,已經難以顧及。

    於是,宦官神策軍中尉馬元贄趁機擁立李忱為皇上,是為唐宣宗(846年4月-859年9月在位)。李忱(劇照)

    馬元贄之所以擁立李忱為帝,目的是想弄個呆子當皇帝,將來便於自己控制朝廷。

    哪裡想到,李忱即位以後,待人處事有規有距,一反痴呆的性格。馬元贄這才知道李忱的痴是假裝的。

    二、宣宗李忱被後世人譽為“小太宗”。

    1、巧待馬元贄。馬元贄擁主有功,受到李忱的寵信,但也只是表面上榮耀無比,除了手中的禁軍之外,沒能形成什麼實際力量。為此,馬元贄不得不佩服李忱工於心計,再也不敢小看他了。馬元贄(劇照)

    2、力尚節儉事。李忱即位稱帝后,非常注意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用度。衣著服飾上,他一反歷代帝王追求奢華的風氣,不講究穿戴。平時在宮中,他經常穿著洗過的衣服。待上朝召見文武大臣時,才換上新衣服。

    飲食上,李忱從不鋪張浪費,每日三餐的飯菜比較簡單,從不挑三揀四,嫌好道歹。

    他的出行,也不講究排場。他曾下詔廢除出行前先用龍腦、鬱金香鋪撒地面的陋習,認為這樣做太奢侈浪費,根本沒有必要。

    大臣們見皇帝如此節儉,都上行下效,也注意節儉起來,都以節儉為榮。

    於是,官場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崇尚節儉的風氣。

    3、嚴格管子女。李忱對自己的子女們也予以嚴格要求。他曾下詔說:我要用儉樸來教育天下,應當從我的家屬開始。

    李忱的長女萬壽公主下嫁給起居郎官鄭顥。按照宮中常例,公主出嫁時乘坐的車子應該用白銀裝飾,可是李忱卻打破常規,詔令改銀為銅。

    他還親筆給女兒寫了一個詔令:假如違背了我的告誡,將招致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那樣的災禍。

    他想讓自己的女兒明白且做到——謹守婦道;以簡樸為德;不要輕視丈夫和丈夫的家族;不要干預政事。

    此告誡,可謂言簡意賅,語重心長。

    有一次,鄭顥的弟弟患了重病,李忱派人前去探望。使臣回宮後,李忱問長壽公主在哪裡。使臣回說在慈恩寺看戲。李忱聽了非常生氣,然後自責地說道:我曾經責怪士大夫家不願和我結親,現在才知道其中的原因。李忱教育子女(劇照)

    於是,李忱立即把長壽公主召進宮來,嚴厲地責備她道:哪有小叔子生了病,不去探望問候,竟然去看戲的呢!公主承認了錯誤後,李忱才讓她回去。

    官員們見皇親國戚都安分守法,就都漸漸地不敢驕橫妄為了。

    4、平易待臣子。李忱還是一個平易近人的皇帝。上朝時,他聽朝臣子奏事,自然會擺出一副威嚴的架勢,但從來沒有煩躁和怠惰的神情。

    下朝後,他和朝臣們說說笑笑,談家常,說趣聞,總是和顏悅色,無所顧忌,氣氛非常融洽。對身邊的臣子們,注重禮節,尊老敬少,總是客客氣氣的。李忱與臣子(圖景)

    就是宮中的侍役,他也從不歧視。他甚至能夠叫得出每個侍役的名字,知道他幹什麼差事。誰要是生病了,他還親自前去探望,有時還私下裡賞給病人一些物品,以示安慰。

    李忱的平易近人,讓人尊敬他,他的威嚴,又使人怕他。給這樣的皇帝當臣子,只有兢兢業業了。

    5、譽為“小太宗”。唐宣宗李忱在位十三年,明察慎斷,從諫如流,執法無私,恭謹節儉,惠愛民物,具有“貞觀”之風,可以和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直至唐朝滅亡,百姓仍思詠不已,稱李忱為“小太宗”。民風淳樸(圖景)

    也許這個評價有些誇張。但他在位期間,社會安定,國家繁榮,唐朝的政治、經濟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據記載,大中十三年,國庫充足,各種貨物堆積如山,戶部的錢幣多的幾乎無法計算。各州的情況也是如此,有的州積錢甚至多達三百萬緡。

    為此,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orc資料庫中的PL/SQL如何用declare定義多個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