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左說春秋

    一、秦始皇琅邪刻石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巡琅邪,被琅邪山海景色陶醉。"大樂之,留三月"。為安定齊地人心和加強琅邪治理,遷民3萬戶約20萬人移居琅邪臺下,免除移民賦稅12年,修築琅邪臺。最後立石刻辭,頌揚自己功德,並派方士徐福入海求仙。椐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琅邪刻石自頌詩至詩末說明,共有文字496字。其中頌詩288字,說明性文字208字,其中含從臣名59字。秦二世即位後又巡琅邪,加刻詔書79字,父子兩人在琅邪刻字總計575字。

    《琅邪刻石》的形狀和規格如何,《史記》未載,乾隆版《諸城縣誌*金石志》記載,按清代營造尺計量,石高丈五尺,下寬六尺,中寬五尺,上半寬三尺,頂寬二尺三寸。石厚二尺五寸。存字12行,84字。字經1.5寸,居石上半兩側。高人蹺腳,手可及之。然而這已經是修復後的尺寸和規格。原石規格是否相同,不得而知。

    秦始皇巡遊天下,共刻石7處,目前僅存泰山和琅邪兩處殘石。泰山刻石只存10個字;琅邪刻石存84字,獨多海內。其它如嶧山刻石、碣石刻石、芝罘刻石和會稽刻5處,早在晉代前已消亡。宋代《太平寰宇記》引晉代《郡國縣道記》載,琅邪刻石有600字可讀。說明晉代琅邪刻石上有600餘字,對照《史記》575字說,是可信的。多出的字數應該是後人加刻。

    到北宋宻州知州蘇東坡登臺時,刻石已崩裂,僅存二世詔書,始皇頌詩全無,從臣名僅存數人而已。為保護秦始皇刻石,請小篆高手文勳摹寫重新刻石,立於諸城縣城牆之上的超然臺上,併為之作序,極力讚美秦篆書法:"文字之功,世以莫及"。

    清順治年間,諸城知縣狗尾續貂,磨平刻石南面,手書"長天一色"4個大字,刻石再次受損。清代學者阮元官山東學政時,訪琅邪秦始皇刻石所見殘損更甚,派書佐探究尋找失散殘塊,得始皇從者名數字,拓於二世詔書之前。

    乾隆二十八年,琅邪刻石在雷電暴雨中再次破碎,諸城知縣宮懋讓搜尋成全,融鐵為箍,束裂復原,蓋亭保護。後鐵束散,再次散裂。

    1922年,諸城縣教育局長王景祥派視學王培祜兩次赴琅邪臺,搜尋殘石再度粘合成一體。建國後移至中國歷史博物館儲存至今。

    二、存世拓片

    今存世拓片皆效法蘇東坡、阮元模式,將尋找到的從臣名字加拓於二世詔書前,是為86字、84字拓片行世。後世搜尋所得置於二世詔書前,是權措安置,並非原刻的緊接詔書。應是頌詩後面208個說明文字中的從臣名。

    《諸城縣誌》認為不應緊接二世詔書。這個錯誤從蘇東坡開始權置安排到民國拓本,一直沿用處理。給人以錯覺,是從臣名緊接二世詔書。清代學者嚴可均、現代學者李文放摹寫秦琅邪刻石時皆效法處理。以致後人多誤為原刻石如此。

    拓本存世較多,拍賣價格從幾萬至百萬不等。明拓本86字,清以來84字,民國後僅有詔書79字。

    三、刻辭字數爭議

    自蘇東坡摹刻後,許多人誤為二世詔書前為"五夫=趙嬰,五夫=楊樛"二人並列,這是分拓合併的權錯安置情況,原刻石在楊樛後還有129字。因為丟失,才把二人名緊接二世詔書暫措置以存。

    於是有人猜測,《史記》頌詩後208字不是刻石中辭句,是司馬遷所加說明,否認頌詩後自"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東撫東土,至於琅邪。列侯×××xx一一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x一一刻於金石,以為表徑"。認為頌詩後只刻始皇遊琅邪從臣名59字和詔書79字。

    秦始皇巡遊天下,共刻石7處,刻字最多的為琅邪和會稽,頌詩各288字。其餘5處均為144字。碣石早毀,《史記》載刻辭僅為半截而已,連144字不到。而在頌詩後加刻說明文字208字,唯琅邪見諸《史記》。應該說,琅邪刻石原本刻字就多出208字說明。至於《史記》雲二世遍刻始皇所立刻石,是概言之。各處刻石主題、目的均有不同,二世加刻統一詔書是可能的,但說明性文字絕不可能統一。琅邪刻辭有"東撫東土,至於琅邪"句,其它6處則應該不同。司馬遷概言7處為加刻從臣名。從《史記》看,琅邪刻辭文字最詳,是代表樣式,其它6處當各有異樣表述。不可機械理解為只加刻從臣名59字十詔書79字。如果這樣7處一律,失去加刻說明的作用。何必多此一舉?

    總之,這方面研究缺乏關注和深度,把蘇東坡的無奈措置當成證據是可悲的。有人說司馬遷未見琅邪刻石,根據檔案記入《史記》,更謬論。老先生在《史記》不僅寫明自己到琅邪,還訪問了解了琅邪鄉民對黃帝的不同評價。說明東夷民間評論黃帝不完全同於儒家之說。

    概而言之,《琅邪刻辭》全文應為575字。其中:1、頌詩288字;2、說明及從臣名等為208字;3、二世詔書為79字。而嚴可均和李文放摹寫琅邪刻石僅是書法,不是字數研究的專門學術。不能以摹寫書法作品代替專門考究。

    另外,為什麼只存二世部分,是否分石而刻問題,不在題內,另外研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文字石被稱作奇石中的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