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饕餮5177v

    "士農工商"是古人按著為社會貢獻大小的順序來排列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其社會地位。其中比較讓人疑惑的是農為什麼能排第二,而商卻在末位。然而許多人關於農就有一個定向思維誤解,那就是農就是指農民,其實不然,應還包括從事農業領域的地主鄉紳。

    農民是第一生產力。"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民以食為天,只有吃飽飯了才能做其他事情。那麼糧食從哪來,自然是農民種出來的。我們古時都是農業國家,農業的發展可使人民安居樂業,人丁興旺,使國庫糧倉充盈,既可內無糧荒、動亂之虞,也可外無侵擾之慮。所以無論那個國家都"重農",畢竟事關國家生存與發展。

    商人,不做實質性的生產,做的是貨品流通交易。所以某些時候,在農民眼裡商人是懶做的,只會坐享其成,自然看不起,即使商人農,甚至士富有的多。在早些時候,人民的購買力不高,即使你有象牙翡翠,人家卻在為吃飯發愁,是看都不會看一眼的,何談購買,所以商業在那個時候很難佔據主導地位。其二,國家實行"抑商",農民才是生產力,要是人人都去做生意了,誰來種糧食啊,國家自然不會讓這種情況發。還有就是商人比較難以管理,商人流動性比較強,難以徵收賦稅,勞兵役。再者商人有大量的財富,所以統治階級不準商人入仕,有錢有權就容易鬧事。國家抑商大體上講是為了穩固統治,維護階級的利益。

    另一方面,儒家輕商,認為商人重利而輕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所以儒家眼中商人跟小人沒啥區別,而商人在那時是很沒有地位的,甚至穿衣也只能穿麻布衣服,不能穿絲綢衣物。

    做一個參考 秦:不能穿絲綢衣物 漢:申報不實沒收家財 唐:不能入朝為官 宋:被歧視的情況好轉 明清:可以入仕。

  • 2 # 達瓦里希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更是以小農經濟為基礎建立起封建國家。所以,春秋戰國時期,“以農為本”的思想就逐漸形成。“重農抑商”政策是在李悝變法的內容中最早有體現,在商鞅變法時正式提出來的。商鞅變法時,明確提出“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統一度量衡”“軍功爵制”等措施。國家對商業的打壓是為了保證糧食的基本供給,防止生產力從土地上流失。態度甚為強硬。如果有人遊手好閒而生活貧窮,或是棄本求末,全家罰為官奴。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然不願有人從事商業了。但春秋戰國時期的商人地位並沒有後期那麼低。因為當時的百家爭鳴,還有各國求強的形勢,再加上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現了許多商品市場和大商人。而且當時貴族制下,有鉅額財富者多是有身份的或有靠山的。如白圭,子貢,呂不韋,管仲,弦高,范蠡。都是當時大有作為的大商人,且社會地位不低。

    漢朝時繼續抑商的政策,主要是在當時生產力並不夠發達的情況之下,維護政權成為了第一需要。當時規定:第一,商人不能穿絲綢,不能騎馬、乘車;第二,商人不能購買土地,“犯者以律論”;第三,商人及其子孫不能為官。這實際上限制了商人階級的人口流動,使很多人不再追逐“末利”。這也是因為,隨著漢朝社會經濟的恢復,商業發展,出現了大商人控制市場;而從事商業帶來的暴利會使得農業人口流失,從而影響賦稅徵收,動搖國本。另外,對商人收以重稅,漢武帝的“算緡”(每2貫收稅1算,1貫為1000錢,1算為120錢)即使如此,利率高達6%。為了避免商人逃稅,還實行“告緡”。使得當時的很多商人為此破產獲罪。

    此後歷代基本貫徹“重農抑商政策”。但在隋唐、宋元這樣的經濟發展時期,對待商人的政策有所調整,對商人實行了“賤而不抑”政策。隋唐時期,邸店、櫃坊、飛錢的出現,可見商業的發展和商人規模、種類的增大增多。到宋朝時,政府更是放鬆了對商品交易的限制,海外貿易空前繁榮,還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但國家對商人的剝削一直沒有停止過。如,唐朝的“榷鹽”“榷茶”等,官方管理,稅率頗高。鹽價一路升高,對鹽徵稅幾乎能滿足國家收入的一半;茶稅是茶價的十分之一,當時每年能徵得四十多萬緡。

    明清時期,更是加強對商業的限制。先是海禁,後閉關鎖國。對內仍實行專賣制度,壟斷鹽、茶。對商人的徵稅也不斷加重。但賦稅制度的改革還是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明朝的“一條鞭法”和清朝的“攤丁入畝”都使得國家對百姓的人身控制進一步鬆弛。而手工業的發展也使得商業繼續發展。大量商業城鎮的出現、商幫的出現以及農副產品投入市場,都表現了商業的發展。但遺憾的是,在限制下的中國商業的緩慢發展已經跟不上世紀的發展潮流。重農抑商政策在一定的歷史階段是正確的選擇,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但一旦某些生產因素髮生變化,我們要做的不應該是固步自封,堅守“傳統”,而是應該在新形勢下采取新的方法,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帶心和意字的詞,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