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沙人不知道的長沙事

    國家發改委對地鐵的修建有明確的資料標準:

    1,申請修建地鐵的城市要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在300億以上,地區生產總值3000億以上,市區常住人口300萬人以上。

    2,申請修建輕軌的城市則要達到如下要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在150億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億以上,市區常住人口150萬以上。這個標準剛好是修建地鐵的一半。

    3,修建地鐵輕軌初期的客運強度分別不能低於每日每公里0.7萬人,0.4萬人。遠期客流規模則要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和1萬人以上。

    對照這個標準來看,按照之前的修建標準能建地鐵的也變成不達標了。

    再對照下這個標準來看中國的各大城市,達標的都是無論在人口數量還是經濟規模都屬於國內前列的城市。

    所以地鐵雖好,得與其人口經濟相匹配。反推,能修地鐵的城市在國內都屬於非常不錯的。

  • 2 # 佛系的鹹魚

    地鐵可以說是一個城市的發展標杆。地鐵的建立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援,城市如果想建地鐵的情況下一定會根據自己城市的收入恆定,如果一個城市擁有多條地鐵。一定會說明該城市的發展速度很快,同樣 生活在這的人也很忙。

  • 3 # 神探柯基仔

    可能還是有些差距吧。有的城市地鐵規劃早,發展走在前列,比如:北京、上海。有的城市這些年才開始規劃,地下軌道也就1-2條,比如:昆明、南寧。必然沒有什麼可比性。

    但隨著地鐵的不斷髮展,能夠把城市各個區塊連結起來,在便利交通的同時,整合城市資源,加快郊區、周邊縣城的城市化程序,從而擴大和發展城市。

  • 4 # 歐建明521

    國家的交通版圖發展的越來越大,覆蓋的面積也越來越廣。如今不少的城市都修建了地鐵,地鐵的出現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日常出行。而且由於大部分的地鐵站都建造在地下幾十米深的地方,因此對地面的交通也沒有什麼壞的影響。一個城市是否有地鐵已經成為了城市發展的衡量標準之一。因此除了一線城市以外,不少的小城市都已經有修建地鐵的規劃了。但是對於一些有條件修建地鐵城市來說,已經有了足夠的資金支援,他們還是選擇不修建地鐵。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地鐵路線想要覆蓋整個城市,那麼就需要多條線路交叉執行。但是從規劃到建成,修建地鐵往往需要超過五年的時間。在這個時間裡,地鐵施工現場周圍的居民生活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不少的城市都寧願在地面交通多費心思,也不願意修建地鐵。

    其次,據研究表明,修建地鐵每公里的價錢在七億元左右。這個成本比修建高鐵還高。地鐵路線動輒幾十公里,而且在地下軌道完成建設之後接下來還要建造相關的基礎設施。除了耗費時間之外,資金的空缺也是很大的問題。大部分的城市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而暫停了地鐵的建設。

    如今城市的交通,建造大部分都是由國家財政支援,但是除了地鐵的建造之外,需要國家財政支援的專案還有很多。就比如說水利工程以及高速公路等。相比較起輕重緩急,地鐵的建造也就擱淺了下來。地鐵的建造除了前期投入的成本巨大以外。在投入運營之後,想要盈利也是十分的困難。地鐵的票價是根據公里數來確定價值的,但是最高的價格也在十元左右。因此就算是地鐵內人流眾多,每天的盈利也就在幾十萬之間。相比起前期超過上萬億的投入,地鐵想要回本也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而地鐵的客流量也有時間的變化,在一些上下班的高峰時間,自然就很多人選擇搭乘地鐵。但是在其他的時間,地鐵內部甚至可以用空空如也來形容。雖說地鐵的出現的確是交通行業的又一次革新,但是一個城市選擇是否要建造地鐵,也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判斷。畢竟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開銷

  • 5 # 奶茶先森

    9月12日

    地鐵可以說是一個城市的發展標杆。地鐵的建立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援,城市如果想建地鐵的情況下一定會根據自己城市的收入恆定,如果一個城市擁有多條地鐵。一定會說明該城市的發展速度很快,同樣 生活在這的人也很忙

  • 6 # 臨江77218225

    國家發改委審批考核三個條件,第一,城市人口三百萬以上,GDP三千億,公共預算收入三百億以上,,符合這三個條件就會批准修建地鐵,建設資金所在城市自己負責,,,

  • 7 # 無是無非無是非

    發改委審批有三個條件,城市人口三百萬以上,GDP三千億,公共預算收入三百億以上,符合這三個條件就會批准修建地鐵,我們揚州說建地鐵多少年了,就卡在人口不夠,好些GDP遠不如我們的城市都通車或在建了,我們只能乾瞪眼,原來好多事情光有錢是沒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時候喜歡過年,為什麼長大了卻特別害怕過年?